“低年级识字、写字、运用词语说话、
写话的教学策略”结题报告
石化三小 周 风
一、问题的提出
识字是学生提早阅读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而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颜色、声音、动作等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为此我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采用多种形式把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真正喜欢识字,主动地参与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打好识字基础,挖掘文本蕴涵的说写资源,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培养低年级学生乐于说话、乐于写话的情感,把学生顺利地引入习作之门。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1.教师发展目标: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帮助教师明确低年级说话、写话的教学策略,形成正确的课程观、教育观、学生观,提高课程理论水平的和实践能力,实现专业性发展。
2.学生成长目标:挖掘文本蕴涵的说写资源,激发学生说话、写话的兴趣,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培养低年级学生乐于说话、乐于写话的情感,把学生顺利地引入习作之门。
3. 通过创新课堂识字教学指导策略,创设多种识字形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拓宽学习的渠道,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一学段(1-2年级)课标对识字与写字,阅读教学,说话写话都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老师教到什么程度、怎样教;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怎样学。由此可见,识字与写字,阅读教学,说话写话是低年级教学中重要任务和内容。识字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在低年级必须给学生打好识字的基础,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形成一定的识字能力,为其早日读写奠定坚实的根基。 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最感兴趣的是童话、故事、游戏,是想像力最敏感的时期。爱因斯坦指出:
“想像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步的源泉。”
根据现状调查分析、研究,我感到当前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对写话教学不够重视。虽然“写话”、“习作”已编入教材,但教师仍只重视识字写字、阅读教学,忽视“写话”,对此缺乏有效的指导。常见的是从课本中找词语让学生模仿造句,或者是填填空而已,忽视积累,更不能将听、说、读、写有机地结合。从学生方面来说,课外阅读量较小,对大千世界的接触面太窄,加之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写话时词语贫乏、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现象严重存在。他们对写话兴趣不高,普遍认为写话是“苦差使”,惧怕写话,厌倦写话,谈写色变,不知从何入手,产生依赖家长或他人心理。低年级写话缺乏有效指导,质量不高,就为中高年级习作留下了“隐患”。重视和改革低年级写话教学,提高写话质量,这是时代的呼唤,是教育规律的要求,是课程标准赋予我们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怎样正确引导学生写话,使之“望文生趣”,乐此不疲,从而打下牢固的写话基础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确立了“低年级识字、写字、运用词语说话、写话的教学策略”这一研究课题。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对象
(一)研究内容
,让学生做生活和学习的主人。用开放的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热情和兴趣,引导学生做生活和学习的主人。
,力求识字、用字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策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进行识字。
、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正确地运用词语说话、写话,培养学生对母语的热爱。
(二)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二年级四班48名学生。
四、研究方法和过程
(一)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教师根据个人的教学实际,围绕研究专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实施研究计划。
:学习校本研究的开题报告内容,借鉴了有关的新课程教学的专著,把握本班的实际情况,提高了研究的有效性。
:以更新备课观念为先导,增强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案例研究的载体功能,使反思贯穿教学的始终,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设计水平。
:以识字训练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为内容,撰写案例,互相交流研讨,总结经验,弥补识字训练中的失误,完善低年段识字训练策略。
:在开展案例研究的同时,写“教学后记”、“论文”等,总结研究经验,形成研究成果。
(二)研究过程
本专题从2014年5月起到2015年6月止,设计四个阶段。
(—)制
小课题结题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