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中国出版业总体状况分析
2004年5月下旬,新闻出版署公布了《2003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2003年,全国出版图书、期刊、(见表1),%。相比于均增长速度,两位数的增幅显示,中国出版业仍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但纵向对比近三年图书、期刊、报纸总印张数,增长速度却有明显的趋缓迹象。从表1中可以看到,2001~%、%%,发展的脚步逐步放慢。印刷界人士需要据此调整对出版业的发展预期。
在出版物的印刷总量中,图书、期刊、报纸的贡献度有很大的不同。%的份额,以绝对优势占据首位;图书和期刊则分食剩余不到1/3的份额,其中,%,%。
详细分析表1数据,我们会发现,图书、期刊、报纸近三年的发展势头有异,导致它们在出版业中的份额和影响力逐年发生变化。报纸出版每年的增幅都高达两位数,,%%。在美国,报纸业被誉为“天天都在印钞票”的行业,国内报纸业的超速增长也暗含了其后强烈的经济动因。
与报纸相比,图书和期刊近三年来虽然也有小幅增长,但增长速度远不及报纸猛烈。尤其在2003年,发展速度明显放低。从表1可以看出,三年间,图书、期刊在2003年时都似进入发展拐点。
表1 2001~2003年出版总量与结构分析
出版总量
年份总印张(亿)年增长率(%)占比(%)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图书
年份总印张(亿)年增长率(%)占比(%)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期刊
年份总印张(亿) 年增长率(%) 占比(%)
报纸
年份总印张(亿)年增长率(%)占比(%)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图书涨幅微弱 教材印量锐减
2003年,全国共出版图书190391种,(张),,。从表2中可以看出,与上年相比,%,%,正负相抵,%的微弱涨幅。
一般来讲,图书出版包括书籍、课本和图片三个门类。因为图片的出版量微乎其微,文中的表2仅列入书籍和课本的相应数据,来进一步分析造成图书出版微弱增幅的深层原因。
表2显示,2003年书籍出版的整体情况尚好,各项指标均有相应增幅;但课本出版却增加了很多变数。%的增幅,%%。“很明显,这是人口数量减少和结构变化的原因。在上海,很多幼儿园改成了托老所,说明老年人口在增加,幼儿在减少。”上海中华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晓东分析,“学生需求量的减少
2003年中国出版业总体状况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