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教学设计(初中数学).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设计(初中数学).doc教学设计(初中数学)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
三十二团中学 朱存梅
“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4章第3节第2课时的教 学内容。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 知识的基础上,用函数的观点对它们重新进行分析。这不是简单的复习回顾,而是站在更高 的角度进行动态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整体中把握部分。其中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为后继 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习目标
1、 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问题的关系。
2、 利用函数图象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3、 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函数图象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下面我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作如下说明:
学习过程
一、 板书课题
本节课我们学习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设计意图]简单明了的让学生知道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是什么?
二、 出示学习目标:
1、 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问题的关系。
2、 利用函数图象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3、 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这个课题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二、出示自学指导:
仔细看书第124页两个问题、125页思考、例2及126页归纳和书签部分。 想一想:(用笔画出来)
1、 求不等式解集是把一元一次不等式先转化为什么形式?
2、 问题(2)中怎样利用图像确定不等式的解集?你能复述步骤吗?
3、 你能由两问题的关系得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从数和形的角度有怎样的关系?
4、 例2解法2中,是怎样利用两条直线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师:看谁看得又快又细又明白,自学时间为6分钟。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自学指导利用好书有目的的、积极去学,对这些知识有一个初 步的了解,浅在的理解。
四、先学。
1、 学生看书、思考。
2、 自学检测:
分别说出下列函数图像中自变量x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这节课掌握的好坏关键在于能否读懂图。所以此题的目的是要暴露学生在 读图上存在的问题,通过老师的引导(图像为什么是直线的一部分?以什么为界分开看的? 用红色画出。从而以什么为界找到对应的自变量X的范围。),学生的更正,讨论使学生掌 握读图的方法和技巧。
2、根据下列一次函数的图像,直接写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Y=3x+6
⑴3x+6 >0 (即 y>0)
(2) 3x+6 WO(即 yWO)
(3) -x+3 NO(即 yNO)
⑷ -x+3<0(即 y<0)
[设计意图]教学重点是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所以此题的目的是通过 学生的做,更正,讨论使学生式子中,从图中从数形两个方面归纳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 不等式的关系。
3、利用函数图像解x:(仿照例2)
⑴ 6% - 4 < 3x + 2
[设计意图]教学难点是利用函数图象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此题是要仿照例2 用两种方法做,在学生的更正,讨论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利用函数图象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 的解集的步骤。总结:以上两种方法其实都是把解不等式转化为比较直线上的点的位置的高 低。从上面的两种解法可以看出,虽然用一

教学设计(初中数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