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青岛河西小学.doc《树林医生》教学设计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
青岛河西小学薛玮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信息窗3。
【教材简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学生根据自己的 生活经验,通过操作和讨论,领会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用加法解决;运用知识的 迁移,知道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用减法解决。
【教学目标】
经历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领悟基本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合作 意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 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纸条图帮助学生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几少几”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怎样理解数量之间比多少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条、板贴
【学具准备】小圆片、小方块、纸条
【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我们来玩个小游戏,猜猜看,哪一行的小圆片最多?
预设:第三行
谈话:有不同意见的吗?
预设:第二行/第一行
谈话:谁猜对了呢?看!(慢慢露出挡住的部分)
谈话:现在能一眼看出哪一行最多吗?(不能)想个什么办法能一眼看出谁最多?
预设:都排列好了。
评价:好办法。说到做到,排列好了。(出示排列好的)
谈话:哪个多哪个少?
预设:一样多
追问:为什么一开始猜不出来?现在为什么一下子看出来了?
小结:排列的时候注意从从左端对齐(手势加深印象),一一对应。
过渡:孩子们,想不到小小游戏里竟然蕴藏着有趣的数学知识呢。今天要学的知识也和 它有密切的关系。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轻松的游戏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猜哪一 行的小圆片最多,感悟比多比少时,要注意从左端对齐,一一对应的排列,唤醒学生已有的 知识经验,为本节课学习通过纸条图表示数量关系做好铺垫。】
活动二自主探究、建构模型
谈话:最近森林里闹虫子瘟疫,有大树频频病倒了。(课件出示大树:哎吆,最近呀,我 生病了,真难受哇。)
多可怜的大树呀,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它?还可以请谁来帮忙?
预设:学生最先想到的可能是啄木鸟。
谈话:对,啄木鸟是森林医生,像啄木鸟这样的森林医生还有好几位呢。看!他们来了!
(课件出示)
仔细观察,从画面上你知道了什么?注意把话说全说完整。
指生说数学信息(黄鹏捉了 146只,喜鹊比黄鹏多捉了 38只,啄木鸟比黄鹏少捉了 12 只)。
谈话:你观察地很仔细,找到了图画中最重要的一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 出什么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喜鹊和啄木鸟一共捉了多少只虫子?
大家不愧为善于发现问题的好孩子,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让我们接着来解决它们吧!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板贴问题:喜鹊捉了多少只?)
[设计意图:设计了 “大树生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同情和救治大树的美好愿望,自 然想到邀请树林医生来帮忙,引发情境串,导入新知。]
(一)求喜鹊有多少只
1、 要求喜鹊捉了多少只?这么多的信息,哪几个有用呢?(黄鹏捉了 146只
教学设计-青岛河西小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