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审计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实业公司及其下属各分子公司的管理和审计监督,促进廉
政建设,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保障企业经营活动健康发展,保证企业资产的增值
保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审
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结合实业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外部审计的分类和特点
第二条 外部审计的分类
外部审计包括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
审计。国家审计的主体是审计署以及各省、市、自治区、县设立的审计机关,对
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财政活动、执行财经法纪情况以及经济效益性进行审计监督。
社会审计是指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的审计,其主体是
由国家各级审计机关或独立开业的注册会计师、民间审计组织根据法律或接受委
托进行的审计。通常是因为企业上市、并购、年终检查或其它法规的要求而进行,
一般都很正规和深入。本章节所指的外部审计是投资公司以及下属分子公司依照
本规定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企业进行的审计活动。
第三条 外部审计的特点
,可以不受任何干涉地独立地
行使审计监督权,能够比较客观地公正地对被审计单位或案件作出正确地评价,
得到社会的信任。
2. 外部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
1
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
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
第三章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区别
第四条 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各有特点又互为补充,
不能相互替代,也不能相互排斥,因此相互的协调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具体表现
在以下方面:
、公允性,内审侧重于公司经营管
理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外部审计则是由独立的外部机构以第三者身份提供的签证
活动,对国家权力部门或社会公众负责;内部审计属于内部审计机构或专职审计
人员履行的内部审计监督,只对本单位负责;
,外部审计在经济、组织、工作等方面都与被审计单位无
关系,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内部审计在组织、工作、经济方面都受本单位的制约,
独立性受到局限;
,外部审计大多是受委托施行;内部审计则是根据本单位的
安排进行审计工作的,具有一定的任意性;
,外部审计的工作范围集中在企业的财务流程及与财务信息
有关的内部控制方面;内部审计的工作则涵盖单位管理流程
外部审计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