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 北京大学个人简历姓名: 田光善性别:男出生日期: 1956 年6月 24日出生地: 河北省唐山市专业: 凝聚态理论物理和数学物理职称: 教授政治面目: 群众一、受教育经历(1) 1978 年3月, 通过高考后, 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 77 级学习。(在此之前,于 1975 年3 月份高中毕业后,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公社下苇店大队插队三年)。 1981 年9 月获学士学位。(2) 1980 年9月, 参加并通过李政道先生主持的 CUSPEA 考试。(在全国八百余名考生中, 成绩名列第十)。于 1981 年9 月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物理系学习。(3) 1982 年 10月, 通过资格考试后, 获得硕士学位。(4) 从 1982 年 10 月起至 1986 年6月,在 E. Lieb 教授指导下从事有关数学物理的研究。于 1986 年6 月获普林斯顿大学物理系哲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是关于如何用 Thomas-Ferm i及 Thomas-Fermi-von Weizs\"acker 理论来计算金属的功函数及表面能。二、工作经验(1) 1986 年9月, 离开普林斯顿大学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工作。至 1989 年9 月止, 任数学系讲师(Instructor) 三年。(2) 于 1989 年 10 月返国, 作为博士后到北京大学物理系工作。(3) 1991 年 10月, 出博士站后提升为副教授, 留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工作。(4) 1995 年8月, 提升为正教授. (5) 1998 年提升为博士生导师。三、教学情况简介(1) 1986 年至 1989 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数学系做博士后期间, 曾讲授本科生'' 微积分'', '' 概率论''和'' 线性代数'' 等课程。(2) 1994-1995 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系一年级研究生讲授必修课'' 群论 I: 有限群及其表示'' ,每周四学时。(3) 1995-1996 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系一年级研究生讲授必修课'' 群论 I: 有限群及其表示'' ,每周四学时。(4) 1998-1999 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三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 普通物理'' ,每周四学时。(5) 1999-2000 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三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 普通物理'' ,每周四学时。(6) 2000-2001 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系一年级研究生讲授必修课'' 高等量子力学'' ,每周四学时。(7) 2000-2001 学年春季学期,给北京大学计算机系一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 普通物理'' ,每周三学时。(8) 2001-2002 学年春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年级研究生讲授必修课'' 固体理论'' ,每周五学时。(9) 2002-2003 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年级研究生讲授必修课'' 高等量子力学'' ,每周四学时。(10) 2003-2004 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三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 量子力学(A)'' ,每周四学时。(11) 2004 年暑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所一年级研究生讲授选修课'' 强关联电子体系'' ,等价于每周两学时的课程。(12) 2004-2005 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年级研究生讲授必修课'' 高等量子力学'' ,每周四学时。(13) 2004 年暑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凝聚态所一年级研究生讲授选修课'' 强关联电子体系'' ,等价于每周两学时的课程。(14) 2005-2006 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三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 量子力学(A)'' ,每周四学时, 80 人修课。(15) 2005-2006 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 力学'', 每周四学时, 120 人修课。(16) 2006-2007 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年级研究生讲授必修课'' 高等量子力学'' ,每周四学时, 195 人修课。(17) 2007-2008 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三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 量子力学(A)'' ,每周四学时, 152 人修课。(18) 2007-2008 学年秋季学期,给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年级本科生讲授必修课'' 力学'' ,每周四学时, 144 人修课。四、科研情况简介最近几年来, 我们一直在从事有关强关联电子体系的一些定性结果方面的工作, 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国内外影响力较大的物理刊物上发表了 50 几篇文章。有些工作被有关专家在一些综述性文章中加以介绍。到 2004 年3 月为止,被他人引用 133 次。强关联电子体系的
个人简历 - 北京大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