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之间的“爱”与“恨”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新词“和睦相处”、“冤家对头”、“相互得益”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利用批读语,抓住重点词句领悟课文内容。
3、了解植物是怎样表现“爱”和“恨”的,激发关注自然、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通过自主阅读和合作探究,了解植物之间是怎样“爱”和“恨”的,感受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激发关注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植物之间相生相克的个案挂图或课件。
四、课时安排:
1——2课时(根据本班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咱们一同到植物王国去了解一下它们的生长,(课件或挂图)配第2、3段朗读。
小结:好一个多彩的世界啊!
2、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植物与人类一样,也有“爱”和“恨”,并且也不是无缘无故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勾出生字新词并多读几遍。
2、用你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3、交流检查,注意提醒字音和难写字的字形。
如:“互”读“hù”不读“fù”。“恨”是前鼻韵。“俱”字的有右半部分中间是3横。“驱”字中“马”字的一横要变写。
4、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借助批注细读课文,边读边批。
1、读课文,把你认为是重点的词句批注上你喜欢的符号。全班交流,你读了课文,明白了什么?
2、读第1段课文,再读读旁边的批读语。想一想,读了第1段,你还明白了什么?把你的体会批注在这段话旁边。
提示学生批注的内容要简洁、明了,例:“和睦相处”就是植物之间的“爱”,“冤家对头”就是植物之间的“恨”。
3、对于植物之间的“和睦相处”课文是怎样把它写清楚、写具体的。(学生可借助课文第2段提出的例子理解)联系咱们的生活实际,谈谈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之间能“和睦相处”。教师课件展示不常见的植物之间的“和睦相处”。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活习性,关注大自然。
读读课文第2段旁的批读语,说说你有什么新发现?把它批注在课文旁边。(提示学生可以针对一个词语、一句话或一个标点作上批注)
让学生理解“和睦相处”,说说你用什么方法理解的?引导学生可借助文中翔实的例子和准确的数据来说明,语言平实、准确。
4、自读第3段,把不理解的词句做上标记,并在组内交流,互相帮助理解。
植物之间的“爱”与“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