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的春节,主要是吃年夜饭、收红包、拜年,台湾的春节比我们有意思多了, 他们发红包、年夜饭的食物,都比我们有特色。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台湾人要送灶神,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送的吧! 2 我们拜神都要贡桌、神位,但台湾人只要把平时贴在灶上的灶神像揭下,用一纸马作为座骑,一起焚烧就行了。给灶神的供品大多是汤圆、麦牙糖、猪血糕等又甜又粘的东西,原来灶神这一天要来视察人们的言行,用这些贡品封住灶神的嘴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可见这灶神也受贿) 3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困到饱, 初四顿顿饱,初五隔开,初六挹( yì)肥, 初七七元,初八完, 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 十一请子婿, 十二查某子返来拜, 十三食暗糜配芥菜, 十四结灯棚, 十五上元暝, 十六折灯棚。 4 这是首台湾民谣,简单的描绘了初一至十六干的事。初一至初三,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困”为方言,指睡觉) 初四由于要准备接神的供品,饭菜特别丰盛,所以才说「初四顿顿饱」。初五新春隔一段落,商铺要开张,大家似乎又忙了起来。初六农民要春耕, 挹肥表示春耕,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初七初八台湾没有习俗。初九祭拜天公当天不得晒衣物,也不能挑肥挑粪,以免亵渎天公。由于初九拜天公的祭品极为丰盛,所以到了初十还「有食食」。 5 十一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所以称为「子婿日」。十二日子女回来拜父母。连续几天吃多了大鱼大肉是不是感觉油腻腻?那么十三日就来点清淡的稀饭配芥菜吧。十四日开始结灯棚,新年的欢乐就在元宵灯火的高潮中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过了春节,大家又各忙各的,大街上又恢复了往常的热闹气氛。 6 年夜饭吃过之后,是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大人们要给孩子们送“压岁钱”,台湾人就连给的方法也独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 “压岁钱”是用红纸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 就跟我们大陆一样;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用红线缠好并系成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 79
台湾春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