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之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字,会写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了解树木的外形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生字字形并正确书写。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出示各种各样树木的图片,并板书:树
2、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交流对树的了解(可以从树的用处、树的样子、树的特点等)
3、过渡:是啊,树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到树的大家庭里,去认识这些好朋友。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填空:本课讲了 种树,分别是 。
三、再读课文,了解树木的特点。
1、学习第1句话:
(1)出示第一句话,指名学生认读,说说这句话写了哪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2)图片出示这三种树,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种树的样子。
(3)全班齐读第1句话。小结:树木的形状各不相同。
2、学习第2句话。
(1)过渡:大自然中的树木除了外形各不相同,颜色也有区别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2句话,说说你从中有什么发现。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句话,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3)教师出示秋天的枫树和松柏的图片,给学生直观的感受。
3、学习第3句话:
(1)过渡:树木除了叶片的颜色各不相同,脾气性格也有所不同哟!瞧,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种树(多媒体出示木棉树和桦树),它们一个喜暖,一个耐寒。
(2)指名学生朗读第3句话。
(3)小结: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树木的生活习性和外形也有所不同,这是树木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4、学习第4句话:
(1)过渡:刚才我们在树的大家庭里了解了树的外形、颜色、生活习性,接下来我们还要认识几种特别珍贵的树。
(2)出示银杏、水杉的图片,引
《树之歌》 教学设计[3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