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如何达到身心一致冲突似乎不可避免,尤其是亲密关系的人们之间,就更多见而棘手。冲突往往跟双方在乎的事情有关系,跟我是不是被爱,是不是受到尊重有关。不同的人, 沟通模式也不同,这是理解他人也是理解自己的一把钥匙。在介绍萨提亚学派的五种沟通模式前,先给个小背景: 这个图是萨提亚派沟通模型总图。后面解释那五种沟通模式,都从这个图生发而来。但是前四种都各有缺陷,只有在第五种那里,自我、他人、情境三者才得统一,三者元素都有表达和展现,哪个都没有被压抑或无视。现在看看,你是哪种吧。 1. 讨好型占人群 50%。讨好别人,只有他人和环境,没有自己。试图远离对自己产生压力的人或减轻自己因某些人所带来的压力。言语: “都是我的错”、“我不值得”、“你喜欢怎么样? ”“没事没事”。比较典型时——情感:祈求:"我很渺小","我很无助",恳求的表情与声音,软弱的身体姿势。行为: 举动:过分的和善,道歉,请求宽恕、谅解,哀求与乞怜,让步。内心感受: "我一无是处""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可能造成的身心反应——心理反应:神经质、抑郁、自杀倾向。- 躯体反应:消化道不适、胃疾、恶心呕吐。糖尿病,偏头痛,便秘等。 2. 指责型占人群 30%。攻击别人,只有自己和环境,没有他人。试图表明不是自己的过错,让自己远离压力的威胁。言语——“都是你的错”、“你到底在搞什么? ”、“你从来都没做对过”、“要是你….那就….”、“我完全没有错”。比较典型时——情感:指责: "在这里我是权威。"- 行为:攻击:独裁、批评、吹毛求疵。- 身体姿势:很有权力的样子,僵直。- 内心感受:隔绝: "我很孤单和失败"。- 可能引起的身心反应——心理反应:报复、捉弄、欺侮。- 躯体反应:肌肉紧张、背部酸痛。循环系统障碍、高血压、关节炎、便秘、气喘等等。 3. 超理智型人数较少, 15%。压抑感觉,逃避感受。只有情境,没有自己和他人。逃避现实的任何感受,也回避因压力所产生的困扰和痛苦。- 语言:总是客观的、引述规条和抽象的想法,使用冗长的解释、复杂的术语,避开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很少涉及与人有关的感受,常说:“人一定是要讲逻辑的”,“一切都应该是有科学依据的”,“人需要冷静”。比较典型时——情绪:顽固、疏离: "不论代价,人一定要保持冷静、沉着、决不慌乱。"- 行为:威权十足:顽固、不愿变更、举止合理化、操作固执刻板。- 身体姿势:僵硬。表情很优越(若有表情的话)。- 内心感受:"我感到空虚与隔绝。""我不能露出任何感觉。" 可能的身心反应——心理反应:强迫心理,社会性病态、社交退缩、固步自封。- 躯体反应:内分泌疾病,癌症、血液病、心脏病、胸背痛。 4. 打岔型更少,占人群 %。避重就轻,习惯闪躲。自己、环境和他人都没有。经常改变话题来分散注意力,不能专注在一件事上,避开个人的或情绪上的话题、讲笑话、打断话题、辞不达意、不愿意真正去面对。让别人在与自己的交往时分散注意力,也减轻自己对压力的关注,想让压力因素与自己保持距离。-言语:漫无主题:毫无道理,抓不到重点,随心所欲,随口表示,东拉西扯: " 我自己也搞不清"。比较典型时——情绪:波动混乱,满不在乎, "我心不在焉。"身体姿势特征是不停地在动。- 行为:转移注意力:不恰当的举动、多动、忙碌、插嘴、打扰。- 内心感受:"没有人当真
萨提亚五种沟通模式.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