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锅炉事故与处理
锅炉事故的分类
按照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分为特别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和一般事故(以前分为爆炸事故、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以上,或者受伤100人以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29人,或者受伤50~9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1000万元以下的锅炉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伤20~4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以下的锅炉事故。
严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100万元以下的锅炉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锅炉事故。
第八章锅炉事故与处理
某厂锅炉爆炸
●事故经过:
1、某村焊接厂将一台有某公司自备材料没有附件的立式火管蒸汽锅炉拉回来。该公司维修人员自行开孔安装了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上水、主气管、排污管等附件。
2、安装完成进行试压后,维修人员又调整了安全阀,之后公司领导便安排司炉工点火煮炉。
3、第二天早班司炉工上班后便启动锅炉,通火升温。到了下午锅炉爆炸,造成2人死亡,2人重伤。
●事故原因:
1、这是一起非法自行安装使用锅炉造成的事故。各个环节均没 有任何资料与合法手续,整个制造、安装、使用过程中的参与人员均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这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第八章锅炉事故与处理
某厂锅炉爆炸
2、锅炉属粗制滥造,所有材料都不合格,特别是上烟箱的两个封头,是从废旧化工厂设备割下来的,表面腐蚀严重,板材较薄,焊缝过宽,且与冲天管直角焊口连接,结构不合理。从断口看,在受力的情况下,鼓包变形直到从焊口根部开裂,这是造成锅炉爆炸的直接原因。
3、锅炉安装后虽然进行了试压,但没有科学根据,难以发现缺陷。
●防范措施:
1、严格执行锅炉压力容器各项安全技术法规,对不合格的锅炉应立即报废,购买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的锅炉。
2、制造锅炉必须按国家相关规定取得一定的资质,司炉人员按规定要参加特种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第八章锅炉事故与处理
锅炉事故产生 的主要原因
设计制造方面的因素。结构不合理,材质不符合要求,焊接质量不好,受压元件强度不,其它由于涉及制造不良造成的事故。
运行中检修管理方面。司炉工违反劳动纪律,违章误操作;设备失修,超过检验期限,没有进行定期检验;司炉工不懂技术;无水处理设施或水处理失效,给水品质不合格;其它由于运行检修管理不善造成的事故。
安全附件和附属设备不全、失灵。
安装、改造质量不好以及其它方面引起的事故。
第八章锅炉事故与处理
锅炉爆炸事故的特征及危害
锅炉的锅筒在破裂时先发出一个声响,紧接着又发出一声巨响而形成爆炸。蒸汽冲出时,就有可能达到每秒数千米的爆炸速度,从而产生冲击波,增大其破坏力。当爆炸速度达到5000米/秒时,已超过了钢板中的音速,即超过了钢板抵抗应力波的速度时,便会造成钢板的脆裂;达到8000米/秒以上时,就会造成为原压力20~100倍的压力。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它的破坏力。
例如:一台工作压力为(表压)的锅炉,从破裂到爆炸的过程中,饱和水及蒸汽的压力却从降到零,℃℃。饱和水的体积要增大1654倍,这过程在1/10~1/20秒的时间内迅速完成。
第八章锅炉事故与处理
锅炉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防止措施(一)
超压:锅炉发生超压,常是安全阀失灵,超过额定压力不能自动排汽降压。因此,运行期间每周要做一次手动排汽实验,防止阀芯与阀座粘住,发现动作呆滞要及时修复。压力表要定期校验,不准确或失灵的要及时更换。在运行中保持锅炉负荷稳定,防止负荷骤然降低而导致汽压上升。
过热:钢板的工作温度超过极限值,不能承受额定压力而破裂。造成过热常见的原因主要是锅炉严重缺水或结垢。因此,应加强水位的监视和保证水位表和高低水位警报器工作正常,切忌严重缺水时骤然向锅炉内注入大量冷水,还需要加强水质管理、排污和水垢的清除。
第八章锅炉事故与处理
锅炉爆炸事故的原因及防止措施(二)
裂纹和起槽:运行中使锅炉骤冷骤热,或负荷频繁波动,钢材承受交变应力,产生疲劳裂纹,同时又有腐蚀的作用形成起槽而开裂。
腐蚀:钢板或钢管内外表面腐蚀减薄,强度显著降低,不能承受额定压力而破裂,若发生苛性脆化则情况更为严重。因此,不仅需要加强水质管理,还要加强停炉保养和烟灰的清除。
先天性的缺陷:设计不合理,强度计算错误或用材不当;制造、安装及修理的加工工艺不好,特别是焊接质量不合格。
第八章锅炉事故与处理
受压元件变形、鼓包的处理(一)
◆因材质原因造成受压元件鼓包时,必须进行更换。
◆非因材质原因而
第八章锅炉事故与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