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斜阳》中的创作方法.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斜阳》中的创作方法
《斜阳》是日本无赖派代表作家太宰治的战后代表作。太宰治( 1909―1948) 是日本无赖派文学作家。战后, 他最先提出“无赖派”一说, 并且在理论上进行阐述, 在创作上加以实践。所谓“ 无赖派”既没有相同的文学主张, 也没有固定的杂志。无赖派文学的特点是, 具有叛逆精神, 反对旧的伦理,甚至用“堕落” 行为反抗战前的非人的生活, 与战后的社会现实相对峙。本文欲从文体、记叙顺序、修辞手法来解读《斜阳》的创作方法。
《斜阳》则在展示日本地主家庭的没落和衰亡的主题中, 进一步表现了作家的堕落, 成为无赖派文学具有代表性的名著。小说描写没落贵族和子一家三口在日本战败后初期的生活。主要人物有四个:高雅纯净的母亲;离婚后在伊豆的山庄里和母亲相依为命的和子;从南方复原回家,挥霍放荡,极度空虚以致自杀的的弟弟直治;姐姐和子单恋的弟弟的老师,无赖派作家上原。母亲在作品中是位高雅,纯净的贵妇人, 在她身上体现了太宰治对女性最高的理想,但母亲同时又是必须毁灭的。而和子和母亲的人生态度形成鲜明对照, 可以说她也是个无赖似的人物,但是和子对未来充满信心。根据太宰治的生活经历, 可以看出《斜阳》中登场的四个人物都带有作家本人的影子。以直治为代表,反应了太宰治贯穿一生的反俗精神和不安的内心世界。太宰治在身份消除后虽然不断试图重构,但却受制于社会准则,在认识到无力颠覆整个权利结构之后,逐步走向了自毁式的灭亡。

文体上,《斜阳》采取了女性独白体的文体创作手法,主要采用第一人称的内聚焦形式,但为了突破这种聚焦形式的限制也掺入了其他的聚焦类型。作品的叙述固定在和子的视野之内,虽然能够充分表现和子的内心世界但是无法深入剖析弟弟直治的思想,所以不能真正地了解许多行为后的心理动机。太宰治通过在文中插入书信、日记或遗书等方式,在女性独白体作品中采用的一种突破视角限制的方法。例如作者通过安排和子阅读直治的《葫芦花日记》和遗书而巧妙地揭示了直治的内心世界。
记叙顺序上,《斜阳》中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关系上,分别采取了预叙,倒叙的方法。“预叙”是指提前叙述以后发生的事。在小说中有几处提前告知了故事结果的预叙,例如在母亲看到和子烧蛇蛋后和子心中的感受,最初觉得自己的胸中爬入了一条令人讨厌的缩短了母亲生命的小蛇,而后又觉得自己胸中的这条蛇将会吞噬美丽的母蛇。这些感受都向读者预示了母亲的死亡。“倒叙指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突出的片段提到前边叙述,然后从事件的开端按原来的发展顺序叙述。”《斜阳》的情节发展具有非直线来回往复的即曲线型的特点:1、从故事的中间部分讲起,再用倒叙的手法讲述过去发生的事情。2、以开端时间为起点,采用倒叙的手法回忆开端时间以前的事。例如,在第一章就采取了倒叙的方法。第一章开端时间是昭和21年4月的某一天,以这一时间为基点,叙述者回忆了三件事。其次在这部小说中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我们将叙述时间和故事时间相等或基本相等的叙述称为等叙,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为概叙,叙述时间长于故事时间为扩叙。例如:在火灾后和子去给村里人道歉的叙述上,既有概述又有省略。文中概括地叙述了区长的儿媳妇和二宫巡查对和子的态度。之后以“大家都有

论《斜阳》中的创作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无需盛会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