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和周期,能说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地轴、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2、知道太阳直射光线的位置移动;理解地球上四季的形成、五带的划分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能使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2、初步会在地球公转示意图或其他太阳直射示意图上,读出太阳直射光线的位置,并判断季节。
3、能在地球仪和地图上说出五带的界线和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适当了解地球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点:地球的公转、五带和四季
教学难点:、太阳直射点位置周年变化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演示法,讲述法,问题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三球仪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1、导入课题
自从人们认识到地球是个球体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以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转动,这就是“地心说”。后来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即宇宙的中心是太阳,地球与其他星球一样都围绕太阳转动。哥白尼死后,布鲁诺开始宣传“日心说”,但遭到了当局的仇恨和迫害,他在威尼斯被捕入狱,但在被囚禁的8年中,始终坚持自己的学说,最终被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尽管“日心说”不完善,但至少地球的确是围绕太阳转的。这种运动叫公转。
2 、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公转
用三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①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相同,也是自西向东,°的倾斜角,而且倾斜方向不变。
②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
③°夹角,而且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倾斜方向不变,因而一年之中,太阳直射点在一定范围内往返移动。
3、南北回归线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N,°S,分别称作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图册第三页,找到南北回归线,发现都是用虚线表示的。其中北回归线还穿过我国南部的云南、广西、广东、台湾等省。读课本第12页图“北回归线标志”。
4、四季的形成
通过“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分析:
①(北半球春分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大致相等,全球昼夜等长。
②(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南半球
获得的太阳光热少,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③(北半球秋分日),太阳光直射点回到赤道上,南北半球获得的太阳光热大致相等,全球昼夜等长。
1.3地球的公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