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笔记 OSI七层网络参考模型.doc第一章OSI七层网络参考模型
OSI七层网络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的优点: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物理层的功能
物理层的介质
同轴电缆
粗缆:IEEE 10BASE-5 标准
IEEE:国际电子和电气工程师协会
10:最大传输带宽为10Mbps
BASE:基带传输方式
5:最大的传输距离为500M
细缆:IEEE 10BASE-2 标准(185M)
双绞线(Twisted-pair)
按抗干扰能力:UTP (非屏蔽双绞线)和STP (屏蔽双绞线)
按类别:1-7类,5类线缆最流行
双绞线的制作标准:TIA/EIA 568A和TIA/EIA 568B
双绞线的应用:
直通线/平行线/直连线(Straight-Through Cable):主机与交换机、交换机与路由器以太 网接口采用直通线互连。
交叉线(CrossoverCable):
主机与主机、交换机与交换机、路由器与路由器以太网接口、主机与路由器以太网接口
都采用交叉线互连。
反转线(Rollover Cable):
连接到网络设备的Console端口来配置设备使用。
光缆(Fiber-Optic Cable)
分为单模光纤(single-mode)和多模光纤(Multimode)
一般有SC和ST两种连接器最连接器
无线电波
物理层的设备
DTE (数据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终端等。
DCE (数据通讯设备):调制解调器、基带Modem等。
中继器(Repeater):将信号放大以延长数据的传输距离。
集线器(HUB):多端口的中继器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成帧(帧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链路管理
数据链路层提供的服务
网桥(Bridge)
交换机(Switch)
网络层(Network Layer)
网络层的功能
网络层的IP数据包
网络层的设备 路由器(Router)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的功能
传输层进行流量控制的类型:
缓冲(Buffering)、窗口(Windowing)、避免拥塞(Congestion Avoidance)
会话层(Session Layer)
表小层(Presentation Layer)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封装 (Encapsulation):
解封装(De-capsulation)
IEEE 802局域网标准系列
IEEE 802参考模型
LLC (Logical Link Control,逻辑链路控制)了层
PDU (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
MAC (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了层
局域网的类型
以太网(Ethernet)
ccna笔记 OSI七层网络参考模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