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新课改教学研究
摘要:与传统的政治课相比,经过新课改后的高中政治课在教学模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不断突显新的教学理念,即: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回归生活。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改变传统的教学经验,使新课改后的教学任务更好地完成。下边谈谈高中政治新课改教学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享。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方法
1如何开展全新的政治教学
1.1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把教学本质定位为交往。上课是汲取知识的主要活动,是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学科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盲目地遵循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认为只有“讨论”才叫课改,只有“合作”才叫转变观念,不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和认知规律,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比如,有的问题讨论难度较大,学生无话可说;有的又太简单,学生不屑一顾;有的讨论时间不够,学生刚进入主题就被拖回来……虽然讨论热热闹闹,但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未听清楚,使课堂难以驾驭,教学任务难完成,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其实,采用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具有实效性。若是哗众取宠,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就难以形成。
1.2提高备课质量,做到有备无患:对于一堂课而言,在确立了正确的课时教学目标之后,面临的就是如何通过科学施教完成教学目标的问题。而要绝大多数学生能有效地达到课时目标的要求,须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方法,这就需要对每堂课要作出精心设计。一备教材。高考突出能力考查,但是“能力是知识的灵活运用”,所以学好政治学科必须从基础知识入手,以提高能力为目标。在备课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知道哪些知识点是必须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深刻理解的,还有哪些知识点是应该让学生基本了解的,只有底码清楚,才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从而实现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收获的目的。二备教法。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要将例子创新的运用,才能获得最大的效果。在备课时注重教法的创新,力求上出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在教学过程中,善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由浅入深,层层诱导,最后让正确的答案或结论从学生的口中得出,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三备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不了解孩子,就谈不上教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设计与学生间的交流,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及兴趣爱好,要知道学生作为群体的共性和当前学生的个性,做到及时发现他们的疑难困惑,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
1.3注重动态过程,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评价应坚持“多维度”标准,从不同的视角、层面进行评价。学校应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科学设计教学评价标准,切实改变以单纯考核学生的知识积累的做法,要全面、客观地记录描述高中学生政治素质发展的动态过程,可以采取谈话观察、描述性评语、个人成
高中政治新课改教学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