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巧解直言命题真假推理型题目直言命题真假推理型题目的特征是:在题目中给出若干个直言命题的论述,并告知你这些论述中有真有假, 要求通过判断命题的真假情况, 进而得出结论, 判断题目答案。一般的提问方式都是: “如果以上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是真(假)的?”这类题目通常难度并不大, 目前在事业单位考试中常出现, 只要掌握了真假推理的解题技巧--- 矛盾律,就可以迎刃而解。需要注意的是,矛盾律解题方法仅仅适用于直言命题的真假推理型题目,对于假言命题的真假推理型题目则由其他方法解决。常见的矛盾关系有三种:“A”与“非A”, 比如“甲是小偷”与“甲不是小偷”;“所有都是”与“有的不是\ 所有都不是”;“所有都不是”与“有的是\ 所有都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有的是”与“有的不是”不是矛盾关系。而“有的是”与“甲是”之间是属于如果“甲是”真则“有的是”也为真。例题: 1、有一次, 某国首都的一家珠宝店, 被盗贼窃走一块价值 5000 美元的钻石。经过几个月的侦破,查明作案的肯定是 A、B、C、D 这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于是,这四个人被作为重大嫌疑对象而拘捕入狱,接受审讯。四个人的供词中有一些互相矛盾的内容: A: 不是我作案的。 B:D 就是罪犯。 C:B 是盗窃这块钻石的罪犯。 D:B 有意诬陷我。四个人当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请问: 罪犯是谁? A、AB、BC、CD、D 答案选择 A, 罪犯是 A ,因为通过审题可以看出 B和D 的话互相矛盾,因此 B和D 的话之间必有一真, 必有一假。又根据题目中说明只有一个人说的真话, 可知,A和C 都是说假话。 A说“不是我作案的”这句话为假,可推出罪犯是 A。 2 、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 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 一中和二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B. 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 C. 一中存在暑期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 D. 一中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解析: 答案应该选择 A, 如果一中、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指导:巧解直言命题真假推理型题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