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建筑环境绿化
1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的分类
建筑环境,是指广义的人造景观及其环境,它不仅包括了建筑、构筑物环境,也包括园林中的假山、置石及道路、铺装等。在大学校园中其建筑环境包括了校园建筑、校园构筑物环境和校园中的建筑小品及校园道路、铺装等。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绿化是对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的组成部分进行绿化。
1.1校园建筑绿化
从校园建筑与绿化的关系来说,可将校园建筑分为2类:①建筑体占绝对的主体地位,这类建筑的绿化以建筑体本身为主景,植物绿化为配景②校园小型建筑,这类建筑把绿化看成是其景观或功能的一部分。从校园建筑的功能与绿化的作用关系来说,可将校园建筑分为4个不同类型的功能区:①学习办公区,主要由教学建筑、图书馆、科研实验建筑、行政办公建筑组成。该区域安静和清洁以及美观的功能要求相对较高,其绿化应该发挥减少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②生活区,主要由学生生活建筑组成,该区域人口密集,使用强度大,其绿化应体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特点。③休闲运动区,主要由各类体育场馆、设施组成,该区域对隔音、吸尘、耐践踏方面的要求较高,其绿化在满足其功能特点外,还应该考虑以鲜艳的色彩烘托体育运动热烈的气氛。④产业园区,主要由校办工厂,生产基地等组成,该区域抗污染、隔音的功能要求较高,其绿化应该考虑满足隔离和防护的作用l_2]。
1.2校园建筑小品
校园建筑小品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大致可分为5类:①建筑小品:如学校大门、读报栏等。②绿化小品:如花坛、花架等。③装饰小品:如假山、校风标牌等。④公共设施小品:如桌椅、垃圾桶、车棚等。⑤工程设施小品:如挡土墙、护坡、围墙等。校园建筑小品在整个校园环境中起到点缀、陪衬、烘托、分隔、延伸、组织空间和空间过渡的作用。其绿化应重点考虑如何使校园建筑小品与周边的整体建筑环境协调和融合,以及发挥小品本身的功能。
1.3校园道路与其他硬地面
大学校园的道路是校园群体的骨架,它不仅构成动态景,而且是重要的交往空间。其绿化在考虑美观的同时,应该充分考虑其畅通性和安全性。
2绿化对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的作用
2.1心理功能
绿色的校园建筑环境能调节人的神经系统,消除疲劳,使人产生清新感,更能使人体会到旺盛的生命力。
2.2教育意义
校园绿化中各种植物和自然现象会让同学们产生探求的心理,激发对学习的热情和对大自然的思考,从而促进知识的积累以及对大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2.3生态作用
大学校园校园里面的绿地、植物具有放出氧气、净化空气、调节温度和湿度的作用,这对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学生来说,提供清新健康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2.4物理功能
校园里面的绿化能发挥减弱噪声、遮挡辐射、防晒、防风方雪防火的作用,同时可以有效的改善校园的局部小气候。
2.5美学作用
2.5.1突出校园建筑的主题和意境根据校园建筑或者建筑小品的主题、意境或特色进行绿化,使植物配置对园林建筑主题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
2.5.2协调校园建筑与校园整体环境植物具有丰富的自然色彩、柔和多变的线条、优美的姿态能够增添校园建筑的美感,使之产生一种生动活泼的感染力,使校园建筑与周围环境更为协调,过渡更自然,整体建筑环境更柔和。
2.5.3丰富校园建筑环境构图和艺术表现力植物的枝干线条能够打破建筑体单调、平直、呆板的线条,丰富建筑环境的整体构图。伴随着风霜雨露、光影变幻,校园建筑呈现出动态美和光影朦胧美,以及植物丰富多变的色彩可以调和建筑体本身的色彩,这些都可以加强建筑环境的艺术表现力。
2.5.4赋予校园建筑环境以时间与空间的季相感植物在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其形态和色彩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变化。校园建筑空间的形态和位置是固定不变的。绿化可以使建筑环境随着植物的季相变化而发生相应地变化。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的某一时期,产生某种特有的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
2.5.5完善建筑物功能通过绿化设计可以完善建筑物的功能,起到导游、隐蔽和隔离等作用。一些构筑物,如卫生间,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功能可已通。
3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绿化的构成形式、形态及植物选择
校园建筑环境绿化是指对建筑空间进行乔、灌、草、藤本等植物的配置,绿化和美化建筑环境,从而改善建筑环境质量。
3.1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绿化的构成形式
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绿化的构成形式有3种
高校校园建筑环境绿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