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素质教育论文
一、学生思想素质缺失的剖析与教育者的失误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的标榜,其言行举止必将影响整个团队的精神面貌。领导的懒散偏安,必将导致学校管理的松散。学生常有打架斗殴、破坏公物,甚至厌学、早恋、网恋等不良现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观念陈腐老套,思想僵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由于部分教师存有急功近利的激进思想,甚至极少数教师对不良现象视若无睹,导致部分学生只顾各扫门前雪,遇危不扶,有难不帮。
。管理者应和教师一样,不可忽视各种非常规管理手段的应用。作为学校领导要调动和挖掘教师的工作潜力,做他们的支持者和服务者,才能达到工作合力的目的,否则管理工作就会陷入孤掌难鸣的境地。
。目前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主要还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由于这种错误的评价观念,学校只注重语数外理化等主科的教学,其它都只是应付,副科的好歹不与教师考核挂钩,长此以往势必会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
,队伍欠稳定。教师整体素质不高,学历达标率低,教师的成长滞后,城乡环境差距较大,综合素质好的教师都升迁进城,严重缺乏学科带头人,无暇顾及教学研究,这不利于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实施素质教育,教学设备是质量的根本保障。近几年来,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大部分农村学校的音、体、美、劳技课等设备器材及师资的配备稀缺,严重削弱了农村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力度。
,脱离现实。教学内容与一些不良的、丑恶的社会现象相脱节,教师的空洞说教没有说服力,对于社会上的一些腐败现象,教师的讲解就显得苍白无力,认为教师所灌输的都是空洞的,与社会现实相悖,难以令人信服。
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提高农村学生素质教育的质量,笔者认为首先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其次要以深刻领会素质教育精神为前提,提高管理者水平为关键,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育思想为核心,改善教学设备为保障。实施素质教育,德育要先行,强化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意识,完善评价体系,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策略:
。业务与政治素质高的管理者的精神状态、工作态度往往决定了整个师生团队的工作效率。
。把教书育人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把育人的落脚点放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目标上来。
。倡导评价机制要公正公平公开,学校要从育人和教研能力方面对教师评价,同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身心素质进行全方位评价,使评价机制得以健康发展。
。在学校开展师师之间、生生之间、班班之间的合作与竞争,要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以及将教师工作业绩和激励措施固化,常抓不懈,方能调动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对完善管理制度有着重大的意义。
、构建
农村学校素质教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