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培养音乐的耳朵.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培养音乐的耳朵
——赏析《1812序曲》
教学目标:
能用心地聆听乐曲《1812序曲》,认真地感受作品的音乐意境所带来的美感。
能与同学一起有感情地演唱音乐主题,体验和表现作品的音乐美。
能自主地学习并了解《1812序曲》的创作背景,结合聆听乐曲的感受,加深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与乐曲内容表现的关系。
能独立或与同学一起对具有奏鸣曲式特点的音乐作品的音乐语言进行探究、分析,从而积累听赏音乐的经验,从中探究适合于自己的听赏音乐的策略和途径,并在此过程中“培养音乐的耳朵”。
教学重点:
让学生积累听赏音乐的经验,从中探究适合于自己的听赏音乐的策略和途径,并在此过程中“培养音乐的耳朵”。
教学难点:
对乐曲《1812序曲》的内容及表现这一内容的奏鸣曲式的音乐语言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师:在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笔下有一部被称为描写历史画卷般的战争的作品,那就是《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战争与和平》后,获得奥斯卡提名最佳导演及摄影奖,那先让我们感受一下这部大片的几个片断吧!
(播放电影《战争与和平》的几个片断)
师:同学们知道这再现的是俄国历史上哪次战争吗?这次战争对将要赏析的《1812序曲》有哪些深远的影响呢?(可以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来回答,导入创作背景)
学生活动:
分组讨论并总结回答
教师点评。
新课导入:
师:是的,俄国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就是以这场著名的战争为主题而创作了这篇恢宏的交响乐章——《1812序曲》。在乐曲中,作曲家采用管弦乐队加军乐队,并在乐曲结尾处加入大教堂的钟声和庆典的礼炮声等综合表现形式,运用奏鸣曲式的结构,使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被誉为“充满硝烟的旋律”。
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
(主要感受和体验作品的三个音乐主题和两个场景)
三个音乐主题:
序奏:
一〉、俄罗斯人民的主题
祈祷和平与安宁——众赞歌
聆听为主,感受音乐所蕴涵的庄严的宗教色彩,表现了虔诚的俄罗斯人民企盼和平与安宁的情感.
(播放音乐片断)
请同学们注意以什么乐器为主?(弦乐群)
音乐表现了俄罗斯人民怎样的民族气质?
学生讨论并回答.
师点评.
二〉、俄国骑兵的主题
聆听并体验音乐的节奏,感受节奏在本主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播放音乐片断)
请仔细聆听并总结本段的节奏音调有什么特点?
(密集型的节奏,号角似地音调)
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声源体验其节奏
随琴熟悉并演唱音乐主题
呈示:
三〉、法军主题
聆听并随琴熟悉演唱音乐主题,感受法军入侵俄国的领土,不可一世的音乐形象(作曲家在音乐中用象征手法描写法军入侵者的形象)
(播放音乐片断)
同学们对音乐主题熟悉吗?是什么?
(法国国歌《马赛曲》)
随琴熟悉并演唱音乐主题
两个场景:
一>、俄法军队两军短兵相接,交战的“较量”的场景 .
聆听为主,感受音乐表现俄法军队两军短兵相接,交战的“较量”的场景 .
作曲家应用了哪些音乐语言来表现俄法交战的场景的?
同学们自由讨论并回答 教师点评
二>、法军节节败退的场景
聆听为主,感受音乐表现法军节节败退的场景.
作曲家应用了哪些音乐语言来表现法军节节败

培养音乐的耳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