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的“西行路线”
2006年10月,在号称“全球出版业奥运会”的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作家苏叔阳做客贝塔斯曼“蓝色沙发”现场名人秀,接受了当地颇有影响力的德国电视二台的采访,一同参与的还有其他十多位世界重量级作家。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邀参加针对欧美主流文化的出版营销活动。身穿红色唐装的苏叔阳介绍了其著作《中国读本》,该书德文版即将在德语地区全面发行。
该书用浅显的语言,叙述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还专门介绍中国建国后的成就,以及如何理解中国的“和谐社会”。节目播出的第二天,走在大街上,开始有德国人认出了苏叔阳;并有人来主动接洽,合作出版意大利版、西班牙版、马来西亚版。
“全世界都有想了解中国的愿望,需要一本书走进中国。”苏叔阳盛赞该书的中方出品人辽宁出版集团与贝塔斯曼的合作模式:前者提供内容,而后者则从翻译到包装,到海外出版及发行一揽子包办。
不只是《中国读本》,中国出版业此次法兰克福书展之行成果出乎意料地好:共输出版权总数1936项,引进版权总数1254项,合作出版142项,首次实现了输出大于引进。而在内容上,更多反映当代中国题材的书,被引入欧美主流市场。
西行的路标:人类主题
其实早在1933年,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赛珍珠就进行了版权贸易的尝试,寻找一位中国作家写一部关于中国的书籍,由她负责在美国出版。林语堂成为了不二人选,他创作了《吾国与吾民》。赛珍珠在《纽约时报》等媒体组织了一系列书评,使得该书很快风行美国,4个月内竟再版7次,并旋即跨越了大西洋,推出了数个欧洲版。林语堂因此在美国家喻户晓,仅1940年,。
海外市场作为一个巨大的利润来源,现代的中国出版人同样高度重视。“畅销书当然要考虑海外市场”,作为2004年中国最畅销小说《狼图腾》的策划、资深出版人安波舜告诉记者,因为“挣中国人的钱比较辛苦”――国内作者的高版税已经与国际接轨,而书价相对偏低,但打入了欧美主流国家在内的海外市场则利润丰厚。
“书品决定了版权输出的规模、效益,并且是未来是否能够在海外长销的唯一指数。”安波舜认为,书要跨国界地受到广泛欢迎,最重要的必须有好的文本、人性化的写作主题和思想,要让外国人看得懂。比如《狼图腾》反映了人与自然,草原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冲突,这是全世界通行的人类话题。
从人性的角度思考,告诉西方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是中国版权成功输出的重要因素。苏叔阳谈自己写作《中国读本》的体会,“只要抱着真诚的心,发自内心地抒发,不要有过多的宣传意味,这就是外国读者愿意接受的。”
人性化的主题还反映在少童图书版权的输出热上。在本届法兰克福书展上,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当代原创少儿小说“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与法国的菲利普比基约出版社达成了出法文版的协议,并由其代理欧盟版权。总编辑白冰表示,儿童作品都要从儿童的天性出发,贴近生活,这样最容易跨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界限。
“中国创意”受关注
辽宁出版集团参与《中国读本》版权贸易工作的郎冰介绍,他们从1998年起就开始主动与国外出版商联络,并早就看好《中国
中国图书的“西行路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