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促进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方法查阅近年来部分药学期刊中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整理分析。结果总结出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结论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呈现出多发性和普遍性、临床表现多样性、不可预知性、种类不确定性、批间差异性等特点,情况较为严重,临床上应加强其合理应用。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的品种增多及应用逐渐广泛,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也相应增多。据报道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约占涉及到品种的10%。
本文就近年来药学期刊中报道的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做一分析如下。
1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
,如板蓝根、穿心莲、柴胡、双黄连粉针、清开灵、茵栀黄、葛根素、复方丹参滴注液、参附注射液、丹红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参麦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灯盏花素注射液均出现过不良反应,有的甚至相当严重。据不完全资料分析,在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中注射剂发生的例次较口服制剂和外用药既多又重。王前等[1]统计1996~2005年85种药物中报道的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达818例,其中双黄连粉针129次,茵栀黄注射液91次,清开灵注射液126次,复方丹参注射液80次。这显然与这些药品使用率较高有关。除以上提及不良反应报道的较多的品种外,刺五加注射液、柴胡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等均有不良反应报道。由于我国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尚不完善,所报道的病例远远不能反映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现实情况。
、多器官。报告较多的是心血管系统损害,如心律不齐、心动过缓、心功能衰竭、休克、血压恶性变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静脉炎、房室传导阻滞、心绞痛等症状。其次是血液系统损害如白细胞减少、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粒细胞减少、多脏器出血等症状。涉及到呼吸系统损害如哮喘、呼吸抑制、急性肺水肿等症状;消化系统损害如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腹泻、呕吐;皮肤黏膜损害如皮疹、疮型表皮松懈型药疹、口腔溃疡;神经系统损害如头痛、幻觉、锥体外系反应、末梢神经炎、抽搐、肌肉震颤、剥脱型皮炎、球结膜出血,性机能低下等多种临床表现[2]。
,无法通过预试验减少,因而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存在不可预知性。
,如复方丹参注射液有报道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达十几种[2]。
,制剂质量标准控制水平的制药,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可能不同,无法做出较为确切的结论[3]。
2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成因
,他们在正常剂量或小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