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疗效因素分析论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药疗效因素分析论文
摘要:中药临床应用,其疗效的发挥有诸多因素决定,主要有辨证因素、患者因素和药材因素三个方面,在药材因素中又涉及到药材的品种、产地、采收、贮存、炮制、配伍、剂量及剂型、给药途径等,只有综合考虑才能提高临床疗效,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
关键词:中药疗效;影响因素
中药的功效是中药治疗、预防、养生作用以中医药理论进行概括而形成的,是药物医疗作用在中医领域内的特殊表述形式,是经过中医药理论化了的作用。药物使用后,其疗效的发挥情况,除了与辨证的准确与否、患者的情况等有关外,还与药材本身的诸多因素有关:
一、药材品种
中药计数的传统单位称“味”,而一味中药的来源虽然有人主张一物一名一基源,但实行还有困难,目前一味中药的来源既有只涉及一个品种的,也有包括多个品种的。
一味中药如只来源于一个品种,则不存在品种优劣问题。
一味中药如来源于同一科的多个品种,则各品种之间有优劣差异,如麻黄来源于麻黄科植物木贼麻黄、草麻黄和中麻黄三个品种,三者之间生物碱的含量以木贼麻黄最高,草麻黄次之,中麻黄最低,疗效存在差异。再如木瓜,其来源主要有蔷薇科落叶灌木贴梗海棠和木瓜(榠楂)的成熟果实,在消食方面榠楂的作用较强。

一味中药如来源于不同科的多个品种,则差异更大,仅《全载的贯众,就有30个品种,分别属于6个科,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中药学》6版规划教材中记载的贯众的品种就有鳞毛蕨科的贯众、绵马鳞毛蕨和紫萁科的紫萁三个品种,其中只有绵马鳞毛蕨长于驱虫。
二、药材的产地
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同一品种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其功效也有很大差异,对此历代医家论述很多,如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谓:“古之医者……用药必依土地,所以治十得九”。《千金翼方》记载有全国13道,133州,分别所产药材519种,如河南道陕州柏子仁,河东道潞州人参,河北道怀州牛膝,淮南道扬州蛇床子,剑南道绵州附子、乌头,等等。陈嘉谟《本草蒙筌》也谓:“地产南北相殊,药力大小悬隔。”等等。
现代研究也证实上述认识,如葛根中总黄酮的含量,产于吉林的葛根中高达12%,%;生长在北方的青蒿,其青蒿素含量远比生长在南方四川、广东等地的低;西藏产的大黄,其鞣质的含量远较其他地区的高;欧乌头生长在寒冷气候条件下无毒,而生长在温暖气候条件下的地中海地区就变为有毒了等等。
随着药材消费量的日益增长,有/的道地药材已无法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在积极扩大道地药材生产的同时,进行药材的异地引种和药用动物的人工驯养,亦是行之有效的解决供求矛盾的途径,值得重视的是引种和驯养都必须保证原药材的性能和疗效,在以往的实践中,既有大量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如越南产的肉桂,%,而国内引种的越南肉桂,%,取得的却是“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的失败教训。

三、药材的采收
动、植物在其生长过程的不同阶段,其药用部位各种成分的积累会有不同,因而药性的强弱、疗

中药疗效因素分析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露露二天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