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代表性”,一是要满足卫生标准的要求。按照卫生标准的要求,必须选择在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及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时段进行采样检测,测得的有害物质浓度用于职业卫生状况的评价,这样才符合卫生标准的要求;
二是要满足检测的目的。
“真实性”,即采样检测结果反映的是工作场所空气中待测物的“真实浓度”。“真实浓度”是指在正常工作和生产条件下,在正常的气象条件和生产环境下,存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待测物的浓度,是劳动者在正常工作和生产状况下经常接触的浓度,而不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待测物浓度。
第1页/共79页
2
二、工作场所空气样品的特征
据统计,现有化学物质约1000万种。我国职业卫生限值标准中的化学物质有339种,粉尘47种。
在职业活动中使用或产生的原料、辅料、中间产物、成品和副产品等,不论是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能逸散到空气中来。
第2页/共79页
3
我国制定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中,70%以上的物质的接触限值≤10 mg/m3, mg/m3,最高可达18 000 mg/m3。
第3页/共79页
4
气象因素对空气样品的影响比较显著。气温、气压和湿度等气象因素不仅影响空气样品的体积,而且影响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和扩散速度。此外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工作现场的环境条件、生产状况和人员行为等因素也均可以对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产生影响。
标准采样体积:气温20℃, kPa
当空气温度低于5℃和高于35℃、 kPa,在计算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之前,必先将采集的空气体积换算为“标准采样体积”。
第4页/共79页
5
式中 V0——标准采样体积,L;
Vt——温度为t℃、大气压为p时的采样体积,L;
t——采样点的气温,℃;
p——采样点的大气压,kPa。
换算公式如下:
(1)
第5页/共79页
6
例题:某工作场所空气检测采样,温度37℃, kPa, L/min,采样时间8h。问标准采样体积是多少?
解:根据公式(1)
第6页/共79页
7
三、有害物质在空气中的存在状态
各种有害物质由于其理化性质不同,同时受职业现场环境及职业活动条件的影响,在工作场所空气中存在气体、蒸气和气溶胶三种状态。
气态:常温下是气体的有害物质如氯气、一氧化碳等,通常以气态存在于空气中。
蒸气态:常温下是液体的有害物质如苯、丙酮等,以不同的挥发性呈蒸气态存在于空气中。常温下是固体的有害物质如酚、三氧化二砷等,也有一定的挥发性,特别在温度高的工作场所,也可以蒸气状态存在。
第7页/共79页
8
空气中的气态和蒸气态有害物质除汞以原子状态存在外,都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空气中的原子和分子能迅速扩散,其扩散情况与它们的密度和扩散系数有关,密度小者(如甲烷等)向上飘浮,密度大者(如汞蒸气)就向下沉降;扩散系数大的,能迅速分散于空气中,基本上不受重力的影响,能随气流以相等速度流动。
第8页/共79页
9
以液体或固体为分散相,分散在气体介质中的溶胶物质,称为气溶胶。
按气溶胶形成方式和方法的不同,可分成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固态凝集性气溶胶、液态分散性气溶胶和液态凝集性气溶胶4种类型。
按气溶胶存在的形式可分成雾、烟和粉尘。
(1)雾
分散在空气中的液体微滴,多由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散形成(液态分散性气溶胶或液态凝集性气溶胶)。雾的粒径通常较大,在10µm上下。
第9页/共79页
10
(2)烟
烟属于固态凝集性气溶胶,同时含有固态和液态两种粒子的凝聚性气溶胶也称为烟。如铅烟、铜烟等。烟的粒径通常比雾小,在1µm以下。
(3)粉尘
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粉尘属于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如铅尘等。尘的粒径范围较大,从1µm到数十µm。
第10页/共79页
职业卫生工作场所采样技术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