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党代会报告(征求意见稿)
D
2
3
4
——过去五年,是我县城乡面貌变化最大、镇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五年。县城高速公路连接线、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全面竣工,,常住人口上升到8万,被评为省级绿化模范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以水、电、路、气、机、讯等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成功探索出“城郊型、庭院型、田园型、农庄型”丘区新村建设模式。镇域经济快速发展,全县19个镇财政收入全部超千万元,3个镇综合实力跻身全市乡镇前十强,形成XX特色的“1+19”县镇互动经济发展格局。
——过去五年,是我县开放合作成效凸显、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的五年。承接产业转移迈出新步伐,在广东中山市成功举办2届春茗联谊会,贵州茅台集团、广东四川商会、重庆民生能源等一批知名企业相继落户XX。“归雁经济”成效显著,全县回引“归雁经济”项目367个,总投资达130亿元,投资额占全县新增投资的70%。“归雁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上级高度肯定。五年来,累计签约引进项目785个,其中工业项目480个,累计引进国内县外资金187亿元。外资利用取得新突破,全县有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9户,,外贸出口4272万美元。
5
——过去五年,是我县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两免一补”全面落实,被确定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县,农村高中教育“XX模式”在全省推广。文化、文物工作荣获全国先进,被命名为“中国龙文化之乡”。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荣获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县。建成农村公路1060公里,在全省百万人口大县中率先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四项”,。“五保”集中供养率达56%。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创建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累计投入2240万元,新建廉租住房162套,改造农村困难群众危房1100余户。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903万元,减少贫困人口4241人。人口与计生工作不断加强,成功创建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县。社会管理不断强化,荣获全安建设先进县。
——过去五年,是我县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民主法制进程加快的五年。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不断强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
7
“挂包帮”活动深入实施,“两新”组织党的建设逐步推进,基层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党风廉政“三化”建设成效显著,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作用,进一步强化统一战线工作,持续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群众工作进一步深化。基层民主建设深入推进,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有效开展。进一步深化普法教育,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司法公正,荣获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国法治创建工作先进集体、“五五”普法先进县。
各位代表、同志们,回顾五年来的生动实践,我们深刻地体会到:
——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是保持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县委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在新的发展历史时期,及时确定“两个加速建设,两个积极推进”发展战略,得到全县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同和积极响应,把我县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事业不断推向深入。
——始终坚持工业强县,是实现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兴则XX兴、工业强则XX强。县委始终高举工业强县发展旗帜,唱响工业强县发展主旋律,为XX工业经济跨越发展、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8
——始终坚持上争外引,是保障集聚发展的必由之路。县委牢固树立争取各级重视、关心、支持就是促进发展的理念,引领各界成功人士积极投身XX发展事业,投资拉动、项目推动成为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选择。
——始终坚持县镇互动,是推进统筹城乡的必由之路。镇强则县兴。县委多方调动各镇求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镇谋发展的能动性,激励各镇勇争一流,县域经济内涵不断丰富,经济基础不断夯实,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
——始终坚持改善民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县委牢固树立“大
2011党代会报告(征求意见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