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总页数 4 页
唐寅的诗词《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赏析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是明代词人唐寅的作品。这首词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哦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下面就和***一起来了解下唐寅的诗词《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欢迎阅读!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赏析】
这是一首闺怨词,在众多闺怨词中显得别出心裁,动人心扉。词牌选用“一剪梅”,有徘徊低徊反复之美,让人在自然明畅的吟哦中体会到抒情主人公的深情。
开篇便营造了一种梨花带雨的清新画面。“雨打梨花深闭门”,雨是春雨,绵绵不休,无边无际,像极了一缕缕的春愁;梨花是洁白清新的,在春雨的浸*下更显明丽之姿,梨花带雨纵然是美的,却给人一种哀情,白居易有诗曰:“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想必这位女子也是寂寞的,那深闭的闺门将春天的芳华都阻隔在外,她只有一个人闷在屋子里,大好青春与年华就这样白白地度过了。“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她的青春是一抹忧伤,更是内心深处的一种痛楚,春去秋来,往昔的赏心乐事,都成了一个个伤疤,这个青春已经被消耗殆尽,既被人遗忘,又被人耽搁。
第2页 /总页数 4 页
“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是往日的温馨;“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是今日的煎熬;“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是无时无刻不在的相思之苦。词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
扩展阅读:唐寅(yín)的简介
唐寅(yín),明朝苏州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奔才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历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
唐寅的诗词《一剪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