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三国鼎立》
庙前中学 杨小铭 2011-11
《三国鼎立》一课的教学内容多,范围广,如果面面俱到,重点就不会突出。所以,我对教学内容有所取舍,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充满矛盾、历史上有争议的曹操这个历史人物,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曹操。本课涉及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都与曹操有关,都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分析战争胜负因素的极好例子。学生对有关战争题材的内容,特别是战例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分析战争成败的因素上,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评价曹操这个历史人物。
要引导学生对战争胜负因素的分析,重要的前提是学生要读懂课文,掌握更多的材料。引入新课之后,我要求学生阅读第一个问题“官渡之战”的内容,并提出从背景、时间、地点、交战双方、经过、结果等方面去把握官渡之战,将此内容进行了板书。并特别要求学生把课本小字的内容也认真阅读。在七·二班上课时,我直接要学生讲一讲战争的背景,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战争?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来看,学生对战争背景的理解还比较有难度;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不够简洁或不得要领。看到这样的状况,我在七·一班的教学中,改变了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学生在看书以后,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1)东汉末年,黄河流域的军阀主要有哪两个?谁的势力更为强大?为什么?(2)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在政治和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3)官渡之战是谁发动的?目的是什么?当学生弄清楚这三个问题后,就解决了官渡之战的背景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曹操战胜袁绍的因素。
然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意想不到的结果?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学生代表积极发言。学生们说到了这些原因:袁绍骄傲轻敌,不采纳谋士的建议,导致谋士弃他而去;曹操 “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占有优势;招募流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经济实力增强;重视人才,善于用人,采纳谋士策略,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学生发言后,我及时进行总结,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主要有:双方实力的对比;指挥者的素质;民心的向背;战略战术;战争的性质等等。在分析这些原因时,可将双方进行对比。战争胜负不是仅取决于人多粮多,军事装备和军事技术,更重要的是综合实力的对比,包括政治、经济、人

七年级历史教学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0986****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1-08-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