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听课要存一颗虔诚的心.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听课要存一颗虔诚的心
作为一名教师,听课、评课是贯彻新课程理念、改革课堂教学的良好载体,也是加强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有力抓手。然而,如何听课、评课,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语文教学中的听课与评课更是如此,相关讨论的广度可能是其他学科望尘莫及的。但作为一项教研活动,听别人上课,能从别人身上学到驾驭教材的能力、驾驭学生的能力以及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一名优秀的教师的语文素养也必然优秀,通过听课可以知道上课者对教材的把握能力,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能力,更能看出授课教师对教案的设计是否科学。因此每听到一堂优质课,也使听课者获益匪浅,从别人的课堂上学到了对自己教学非常有益的东西。所以学校组织听课,也是希望同科教师通过互相听课,提高彼此的业务水平。上级教研部门开展的教研活动,如名师上课、学科带头人上课,其实也是起带头和示范作用,旨在提高辖区内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每学期,这样范围不等的大小公开课不少于几次,可想而知,上课、听课对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笔者经常参加学校内的教研活动,旁听同学科教师的课更是乐此不疲。每次,通过听课都能从他人身上汲取长处。对有争议的地方也尽量做到开诚布公,真心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通过几十年的教学工作,特别是从别人的课堂上学到许多宝贵的经验,也使自己大有长进。然而,在听课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一些关于听课教师的问题。

一、听课时不守时
听别人上课,首先对别人要有一种尊敬与学习的态度。即使是校内听课也不例外,不能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而敷衍了事,流于形式(学校每学期为了教研活动,规定听课不少于一定的节数)。这样既浪费自己的时间,也是对别人的不敬。对听课时间的把握,能表明听课者的态度。有的人听课迟到、早退。开课的教师和学生互致问候后,已经进入教学过程了,有的听课者才匆匆赶到,影响了开课教师的情绪,小而言之是自己耽搁了几分钟,大而言之是对开课老师的不尊敬,因此听课教师听课时必须守时。宁可早到,不可迟到。
听课早退也是听课时有发生的现象,这样更有失妥当了。无论开课者的课上得如何,听课者提前退堂都是不可取的,即使是学生开始活动(如交流、探究、做作业等),授课者的教学过程看似已经结束,但整节课仍未完成,听课者应该善始善终,听到结束为止。这既是对别人的尊敬,也可能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发现教学的闪光点。
二、听课时不够专心
听课有时会遇见课堂上学生合作、探究完成作业的过程。这个时候,有的听课者与别人交头接耳、评头论足,更有甚者,借此机会看书、看报、批作业、玩手机,其态度有失严肃和虔诚,让其他听课者和授课者本人感到不悦。一名虔诚的听课者应该认真听课,以发现别人的长处和存在的不足,为后面的评课做好准备,避免评课时失于偏颇。

三、听课后不参与评课
校内听课的目的,就是给同学科教师创造一次学习的机会。无论开课者的课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能只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应多听听他人的意见和看法。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同样的课让不同的人去执教,风格势必不尽相同。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就是如此。如果听课后匆匆离开,不参与评课,这就失去了聆听他人

听课要存一颗虔诚的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燕燕盛会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8-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