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骨伤科常用中药处方.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骨折损伤初期
往往表现为气滞血瘀
血瘀:机体脉络损伤,血运受碍,或阻滞于脉络之中,或溢于筋络之外,瘀积于组织之间或脏腑之内,它既与好血不相合,反与好血不相能,使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血停积之处,使正常生理功能受碍而出现证候,如瘀积在较浅部位“形伤则肿”,则局部肿胀,皮肤青紫瘀斑。瘀血阻滞气机的运行,不通则痛,痛有定处,是肿痛、刺痛。瘀血留滞于伸出,自觉胸腹胀满或胁肋胀痛,唇萎面青或面色黧黑,口唇燥、疼痛,日轻夜重。
骨折损伤初期
气滞:气是机体活动的动力,受伤后,气机壅滞,运行受阻,而成内伤气滞,出现面色不荣,纳食减少,怯气懒言。
这一期治疗原则:活血化瘀。
一号方:
续断 15g 生地12g 川芎 12g 广木香6g
红花 6g 泽兰 12g 当归 12g 赤芍 12g
苏木 12g 桃红 6g 乌药 12g 大黄 6g
甘草 6g 制乳香 9g 制没药 9g
每日一剂,水煎服。
怀孕、体虚、高年、幼小患者慎用或量减少。
骨折损伤中期
指骨折3周以上到骨折近临床愈合止。
此时患者肿胀消退,疼痛减轻,但瘀滞虽消而未尽,骨折尚未连接,所谓“筋伤内动肝,骨伤内动肾”除用接骨药外,宜调理各脏腑的功能,标本兼顾。此外,根据瘀滞消散的情况,骨折的部位、程度、类型、兼证和并发症,选择适当接骨方剂。
治则:接骨续筋
二号方
当归12g 地鳖虫6g 骨碎补10g
自然铜 12g 泽兰 6g 白芍 9g
生地 15g 续断 12g 乳香 6g
没药 6g 丹参 15g
水煎服
后期:
骨折接近临床愈合起到骨折接近骨性愈合功能恢复止。
此期有骨痂生长,但不坚固,肢体功能未恢复,伤肢有肿胀、麻痛,冷热不适。中医认为,应先逐恶血、通经络,次和血止痛、补益胃气。又有久损多虚之说,宜补养为主。
治则:补益肝肾,坚骨壮筋。
三号方
当归 9g 熟地 9g 山茱萸 9g
茯苓 9g 续断 9g 杜仲 9g
白芍 9g 青皮 9g 五加皮 9g
杞子 9g 白术 10g 黄芪20g
腰腿痛
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
四号方:
当归 9g 苏木 9g 泽兰 9g
赤芍 9g 丹参 9g 地龙 9g
狗脊 9g 杜仲 9g 黄芪 15g
鹿角片(先煎) 18g 乌药 6g
腰腿痛
下肢痹痿、麻木疼痛甚者加牛膝、木瓜、五加皮,湿重加萆薢、苍术、防己,阴虚火旺可加黄柏、生地,痛甚者加玄胡、三七,兼有风湿,游走性疼痛者,可加威灵仙、防风、秦艽、羌活等。
骨质增生(含退行性骨关节炎)
五号方
补骨脂 15g 当归 12g 丹 参 15g
玄胡 15g 鸡内金 9g 鹿角片 18g
炮山甲 10g 黄芪 30g 松节 15g
三七(冲服) 3g 冲服
功能:补肾壮筋,化瘀通络,活血止痛

骨伤科常用中药处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50678539
  • 文件大小984 KB
  • 时间2021-08-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