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 16
广外大学城校区
垃圾分类试点
策划案
1 / 2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赛扶团队
项目联系人:韩建 手机:**********/674363
目录
一、项目背景…………………………………………………………………………………..2
二、广外南校区垃圾处理现状………………………………………….……………………2
三、广外垃圾分类试点实施方案…………………………………………………………….4
1. 宣传活动—提高意识………………………………………………………………4
—学生干湿垃圾粗分类…………………………………………6
…………………………………………………………..…………..7
…………………………………………………………………………..7
……………………………………………………...…………7
…………………………………………………………………………..8
四、实施垃圾分类试点对现有体系的影响
2 / 21
………………………………………..……10
…………………………………………………………………………10
…………………………………………………………………………10
…………………………………………………………………..11
………………………………………………………………………11
……………………………………………………………………..…..12
五、预期效果………………………………………………………………………….……12
六、附件——万绿达公司简介……………………………………………………….…..13
一、项目背景
目前,,而垃圾年排放量以5%到10%的速度增长。如果按目前的垃圾终端处理能力,最多支持到2012年,广州将不得不面临垃圾围城的压力。如果将可回收垃圾再利用,进行垃圾分类,将减少垃圾数量50%以上。然而,从2000年广州成为全国8个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起,广州垃圾分类进程却十分缓慢。
目前,广州已有一些关于垃圾分类的试点研究,但主要都集中在社区,而且就目前的社区试点情形来看,不容乐观。而高校的特殊性一直都不被人注意到,虽也有一些研究,但大多是针对校园垃圾能否回收、回收价值、回收现状作片面研究。
4 / 21
因此我们将高校这个区域作为我们的切入点。我们应该认识到高校校园内产生的垃圾有着它独特的特点,比如种类繁多、区域集中性强、垃圾分类、投放垃圾的主体多为高等知识分子等特点,这就使得更精确的进一步分类具有了可行性。高校内投放垃圾的主体为高等知识分子,他们代表目前最先进的思想和观念,也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他们对于垃圾分类的观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我们的观察调研,目前广州大学城里的垃圾主要还是集中处理,并没有进行分类。我们希望通过选择部分高校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总结经验,探索高校可行的垃圾分类模式,并将其在各大高校中进行推广,一方面推动垃圾分类事业的发展,一方面也为社区的垃圾分类提供借鉴作用。
二、广外南校区垃圾处理现状
广外南校区有学生一万多人,,其中绝大多数废弃物直接产生于生活、消费。在生活废弃物中,可利用废旧物品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生活垃圾。
目前广外大学城校区的物业管理公司有两家,分别是大众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学校生活区管理)、珠江物业管理公司(负责教学区管理)。由于学校的大部分垃圾来源于生活区,所以我们将生活区垃圾处理情况作为考虑重点。
投放:学校生活区内未设置分类垃圾桶,学生不进行垃圾分类;由清洁人员统一将垃圾收集之后,集中到垃圾中转站。
分拣:在垃圾运输至填埋场前,会有两部分的垃圾分拣环节。
(1)学生自己将可回收的瓶子、报纸等主要可回收物收集起来,如很多班级、协会会定期收集学生攒存的可回收垃圾出售(时间间隔长、回收数量少)。
(2)校内的清洁工会在垃圾站处将可回收废弃物收集起来,出售给固定合作的回收商;出售所得当做补贴分发给清洁员工。大众物业公司专门进行垃圾收运的人数有70人左右。清洁工人下班之后根据志愿原则进行垃圾分拣,分拣后的垃圾卖至又康
5 / 21
超市附近的废品回收商。每月销售所得一万多元,参与分拣的工人每月可收入三百元左右。
运输、处理:压缩车收集完垃圾后,把垃圾直接运到番禺市桥的火烧岗垃圾填埋场。
餐厨垃圾处理:目前南校三个饭堂的餐
广外垃圾分类试点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