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儿头面颈部烧伤的护理体会.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儿头面颈部烧伤的护理体会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24-3765-02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2005年10月~2007年1月,我科共收治小儿烧伤病人602例,其中头面部烧伤的患儿198例,约占1/3。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98例,男118例,女80例。年龄3~12岁,1~3岁占50%以上,全身烧伤面积4%~92%,头面部烧伤面积4%~17%。Ⅱ度为主,火焰烧伤45例,热液烫伤129例,电烧伤16例,其它8例。26例合并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5例。
2 治疗方法
头面部烧伤,因血运丰富,烧伤后,水肿显著,易并发休克、高热、脑水肿、抽搐及呼吸梗阻,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不宜行包扎疗法,一般采取暴露或半暴露疗法,早期处理重点是清洁创面,并经常清除渗液、坏死组织,水泡及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吸,Ⅱ度创面争取一期愈合。深度烧伤创面一般不主张早期切痂,后期剥痂、肉芽创面清创植皮术。
3 护理措施
3.1 基础护理:患儿入院后首先剃除烧伤部位及其周围毛发,使之不与渗出物粘连,保持创面清洁干燥。

3.2 五官护理:保持眼鼻耳口腔清洁,及时拭去分泌物。%金霉素眼膏涂双眼,每日4次,有眼睑外翻者,用无菌油纱布覆盖双眼,防止角膜干燥、溃疡;应避免耳部受压,可枕后垫一枕头,两侧不超过耳墩外缘,耳朵有烧伤者用棉球填塞,湿了及时更换,防止渗液入耳内发生耳软骨炎;烧伤早期由于水肿可使上下唇外翻呈鱼口状,口腔黏膜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致黏膜干燥,需用湿棉签湿润口腔黏膜,口唇痂皮有干裂、出血者可涂石蜡油或金霉素眼膏,以软化痂皮。每次进食后用生理盐水漱口,防止食物残渣污染口周创面。
3.3 休克期护理:(1)烧伤总面积在10%以上或头面部面积5%以上者,首先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以平衡液、5%葡萄糖氯化钠、血浆为主)抗休克治疗。穿刺部位应避免在头部选择,以免加重头面部水肿。(2)烧伤早期会出现烦渴症状,应禁止大量饮水,可适当加快补液速度或口服少量含钠溶液。(3)进食清流质饮食,少量多餐,早期进食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出现腹胀、呕吐者暂时禁食。(4)抬高头面部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水肿、同时给于氧气吸入,床旁备气切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5)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记录每小时尿量,维持在1~3 ml/(kg・h)。(6)注意保暖,预防休克加重。
3.4 感染期护理:(1)充分暴露创面,保持创面干燥,渗出较多者可用热风吹干创面。颈部有烧伤的患儿,应尽量使头后仰,不睡枕头,肩下垫一小枕。(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尤其要注意体温的变化,警惕突然出现的超高热(40℃以上),体温在39℃以上的给予物理降温,℃以上或物理降温效果不佳者应药物降温,预防小儿惊厥的发生,并降低室温,适当补充水分。(2)营养支持:烧伤后,创面渗出多,大量水分丢失,机体消耗大,及时给予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增强抵抗力。(4)维持病房相对恒定的温、湿度,湿度保持在70%左右,温度保持在28℃~32℃。

小儿头面颈部烧伤的护理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燕燕盛会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21-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