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
经济学院
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
第一章 导论
本章重点:
1. 认识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基本问题;
2. 认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3. 了解宏观经济中的收入循环流程模型;
4. 初步了解宏观经济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变 量)。
5. 了解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形成、发展脉络和趋势。
*
一、宏观经济学的对象
1.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是通过研究社会总体经济运行中有关总量的决定和变动,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学。
具体看, 宏观经济学有以下特征:
,即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萨缪尔森指出,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 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体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指出,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
b.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资源如何充分利用的问题;微观经济学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既定资源的配置问题,而宏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资源如何充分利用问题。这一问题可以具体为:充分就业问题; 经济波动与经动济增长问题; 通货膨胀或紧缩问题。
c.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收入(或就业) 理论;宏观经济学中是以收入总量来衡量社会总产出水平的,收入总量是宏观经济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经济变量或指标,它的变动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经济总量,其中就业量与收入量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
d.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的方法; 总量,即反映经济整体运行状况的经济变量。 总量既是个量的总和或加总(如总收入、总产出、总投资、总储蓄等),也是指均量(如价格水平、利率、人均收入等);总量也分为存量(某一时点发生的经济量)和流量(某一时期发生的经济量)。
2.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是:
a. 市场机制的不完善;
b. 政府有调节经济的能力和权威。
*
3. 宏观经济学考察的主要问题:
a. 长期经济增长;
b. 就业与失业;
c. 通货膨胀;
d. 开放经济与对外政策;
e. 宏观经济政策。
*
4.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内容:
a.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b.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三个模型);
c. 经济增长理论;
d. 经济周期理论;
e. 通胀与失业理论;
f. 开放经济理论;
g. 宏观经济政策。
*
5.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在研究对象、解决的基本问题、核心理论和运用的方法上不同;
联系: 两者都以增进福利为目的,宏观经济学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微观经济学以宏观经济学为指导。
二、宏观经济中的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1. 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见下页图):
*
消费者
厂 商
商品市场
要素市场
货币收入流向
收入循环流量模型图:
*
(箭头是货币收入流向)
要素市场
厂商支付要素报酬
消费者 生产者
(居民户) (厂商)
产品市场
居民购买产品与劳务
如果居民全部收入购买产品和劳务,则:总支出 = 总收入 也就是:总需求 = 总供给 或: AD = AS
消费者
厂 商
*
宏观经济学课件(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