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野下.doc和谐社会视野下
作者简介:刘洁辉(1963-),女,河南柘城人,
周口师范学院教务处教授,从事法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周口师范学院 河南 周口 466001)
摘 要: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现象日趋严重, 造成农村家庭、社会的不和谐,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 重要隐患。为此,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周口市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为基点,对农村留守学生犯罪问 题进行研究,以期追溯其犯罪根源,对症下药,达到 预防犯罪的目的。
?关键词:留守儿童;犯罪;根源;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6-026X (2011) 12-0000-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 涌入城市务工,由于受我国户籍制度和其它各种主客 观因素的制约,他们当中很多人将子女留在了农村, 由此便催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一“留守儿童”。农 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大量 流动,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结果。他 们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 社会现象。根据中共周口市共青团委2009年的统计数
据可知,,占农 %,父母双方均外出的的留守儿童多 ,%,过多的孩子使 家庭无法照顾周到,带来了一系列不良后果,不少留 守儿童由此走上犯罪道路
?一、农村留守儿童犯罪根源追溯
?据河南周口市一基层法院调查,该院2005年1 至口月份审理涉及农村“留守族”的犯罪案件82起 106人,其中涉及“留守孩子”36起51人。一名村委 会主任表示,这些孩子大多初中刚毕业或尚未毕业, 不能马上外出打工,加之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应有的 管教和约束,极易受不良青年的诱导而误入歧途,最 后拉帮结伙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实施的犯 罪类型较多,主要有侵财型犯罪、性犯罪、报复型犯 罪、暴力型犯罪等。留守儿童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家庭教育缺位或失当
?1•家庭教育的缺位。
?家庭作为一个初级社会群体,在培养孩子的基本 社会技能、教导社会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形 成个人理想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功能巨大。?? [1] ? 周口市地处豫东平原,是河南省的农业大市,进城打工
成为周口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调查发现,留守儿 童的父母均在外地打工,跟祖辈一起生活,占周口留守 %。?祖父母、外祖父母在照看留守 儿童时,文化素质偏低。往往采取宠溺、打骂等错误 方式,溺爱会造成留守儿童凡事以自我为最高价值取 向,忽视甚至不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在遭受挫折的 时候,很容易行为失控;打骂则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情绪,容易受到社会不良 习气的感染和坏人的引诱,走上歧路;有的家长在假 期把孩子接到城市去,利用孩子还是未成年人,法律 不追究这一特点,要孩子发传单、教孩子一些逃避检 查的方法和技巧。?? [2] ?还有些祖父母、外祖父母 只顾及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对孩子的思想、行为放任 不管,孩子因缺乏正确引导,也会不同程度地产生人 格和行为的扭曲。也有的长辈不辩是非,管教不严, 一味纵容、偏袒孩子的不良行为,增强了他们骄纵跋 扈的气焰,教育理念与认识的偏差,也在一定程度上 大大增加了留守儿童管理和教育的难度。
?2•家庭情感的饥渴
?这些农村留守家庭由于家庭成员常年分居,经常 要经受情感饥渴和生活上的种种不便。这对子女的心 灵造成很大的伤害,使他们对家庭失去依赖感和信任
感,从而对家庭给予他们的社会化教育抱有一种敌视 怀疑的态度,大大削弱家庭社会化教育的效果。这种 情感饥渴和生活上的种种不便一旦发生碰撞,就容易 产生急风暴式的发泄,对社会产生不利后果。湖北大 学心理系教授严梅福认为,农村留守孩子是一群“情 感饥饿”的孩子,他们很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 关爱。从心理学角度讲,小孩在幼年时期如果缺少父 母的教育、抚养和亲情,他的性格、个性会受到影响, 除了遗传因素外,情感缺失可能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 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对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产生 不良影响,因为这些影响是潜在的,大家一般不易察 觉,其实造成了很多无形的损失。一些专家也认为, 寄养会使母亲和子女间产生“亲生后母现象”,这给母 子双方的心理都会造成巨大的创伤。
?(二)学校德育工作缺乏得力措施
?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因为留 守儿童家庭教育往往不足,使得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留 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但目前的 现状是,很多学校或者受资金、人员限制,对于德育 工作的教学投入不足,或者仍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对升学率的重视仍旧胜于对
和谐社会视野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