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咏梅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诵读《卜算子 咏梅》
2、积累关于“愁”的诗句。
3、理解词中梅花的遭遇及作者在政治上受到的排挤。
4、对比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与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卜算子咏梅》中梅花的遭遇及作者在政治上受到排挤的遭遇。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出示大屏幕:梅花图 同学们,这是一幅什么图?(梅花)
2、板书“梅”
3、谁来背一背学过的有关梅花的诗?
二)朗读指导
1、南宋诗人陆游也喜欢梅花,他还为梅花写了一首词。请看大屏幕。
2、出示《卜算子 咏梅》,图文结合。
3、请同学们先默读。
4、请学生读。(重点指导朗读)
读书就是找感觉,要读准确,字正腔圆。速度放慢,音调放低。
5、读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感受到作者是什么心情?找一个字。(愁)
三)介绍陆游
1、陆游 (1125~1210)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早年参加考试荐送第一,被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dí)一群小人们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恢复中原,又被统治集团所阻止,而不得志;晚年赞成韩侂(tuō)胄(zhòu)北伐,韩侂胄失败后,又被诬陷。
2、陆游写梅花,其实就是写自己,梅花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那高洁品格的梅花是陆游的化身。当我们喜欢或要赞美某一事物的时候,要用笔写下了,这就叫咏。板书“咏”
四)诵读“愁”诗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明月楼高休独依,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木遮》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江城子》
4、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①请同学们读每句诗,教师适当讲解。
②学生齐读愁诗。
五)诵读理解
诗人们的相思之愁,离别之愁也好,思乡之愁,亡国之愁也罢,但陆游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又是一番愁绪。
(一)出示: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1、“愁”在哪儿?
(驿外、断桥边、寂寞、无主)
如此清幽绝俗,出众的梅花,却开在郊野的驿外,断桥的旁边。
2、驿站经常有人来吗?断桥有人走吗?人迹绝少,倍受冷落。
3、这么一株野梅,它得不到应用的护理,无人欣赏,四季之中花默默地开,默默地凋落。它孑然一身,有谁来眷顾呢?这一株无主的野梅啊!
(二)出示: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1、学生读此句。
2、愁在哪儿?
(黄昏、独自、风、雨)
3、日落黄昏的时候,暮色朦胧,它孑然一身。这无人过问的梅花,怎么能承受这种凄凉呢?
4、它只有“愁”,而且是独自愁。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时又刮起了大风,下起
卜算子咏梅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