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实践方法论
纵观哲学史,从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到弗兰西斯•培根的《新工具》 、笛卡尔的《方法谈》、康德的“纯粹理性批
判”、黑格尔的《逻辑学》 、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 、阿多尔诺的《否定的辩证法》 , 以及费耶阿本德的《反对方法》 , 都涉及到方法论研究 , 而马克思一生则鲜有此类著作 , 仅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 , 粗略陈述了有关政治经济学研究的 方法。究其原因 , 一些人认为 , “说马克思没有专门的方法论著作是错误的 , 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一部生吞活剥的方法 论巨作 ,是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的三统一 ,是一部科学方法论的典范” 。这个说法当然有其合理性 , 但却有两点不足 :一
是犯了范畴错误 , 即无论《资本论》包含多少方法论思想 , 都不能算是一部科学方法论著作。二是“科学方法论”并不就 是最好的方法论。它具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不仅会经常犯经验主义、实证主义、现象主义、反人道主义错误 , 也包含
着诸多非理性内容。再者 , 马克思也从未褒奖过科学方法。他只是将科学看作一种“与劳动相对立的、服务于资本的独立 力量。”[1] 后人给马克思的哲学冠以“科学方法论”并不是褒奖。因为他更注重的是社会实践和能动的辩证法。这才是 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能够持续展示其旺盛生命力的关键之所在。
(一)拯救人类的社会实践重于一般方法研究
在德国 , 马克思生活的时代既是黑格尔哲学占优势的时代 , 也是政治经济相对落后的德国开始觉醒和对古典哲学产生巨 大厌恶的时代。 特别在一些科学家眼里 :它充满空话和幻想 , 缺乏真正的知识和切实可靠的研究 ; 它只能形成一连串粗鲁的 经验错误 , 毫无价值的批判或不加任何评判的引文堆积 ;“即使您看一看现代哲学家——谢林、黑格尔以及他们的同谋者 ,
您也会由于他们的规定而毛发悚然。 ”[2] 这种把哲学当作远离社会现实的玄学 , 像康德那样一辈子没有离开哥尼斯堡也能 够成为哲学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很快就被他所唾弃。特别是 1848 年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 一扫封建主义的污泥浊水 , 借 助新生阶级充满朝气的活力 , 推动德国的科学家深入自然 , 研究自然 , 投身社会 , 改造社会 , 试图改变德国的落后状态之后 , 这种气势磅礴的革命热情也就激励着哲学家从天上回到人间 , 从虚幻回到现实 , 不再企盼用高谈阔论和思辨的方法来解救
一切。
由此, 尽管马克思早年是一位忠诚的、习惯于沉思冥想的黑格尔信徒 ,然而,随着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了悟 , 对资本主
义不合理制度的明察洞鉴 , 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形势的正确判断和分析 ,自 1841年之后在他的学位论文及笔记中就开始怀
疑黑格尔哲学的认识价值和社会价值 , 认为那只是彼岸世界而非此岸世界的真理 ; 那只是对天国而非对尘世的批判。在 1843年发表的 《黑格尔的 “权利哲学” 批判》中, 马克思分析了黑格尔整个哲学存在的缺陷 , 认为他的哲学是绝对的抽象 , 是纯粹的方法论概念。在 1844年完成的《巴黎手稿》中 , 又继续对黑格尔进行了系统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