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客家”阅读答案.doc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客家”阅读答案.doc“客家”阅读答案
“客家”阅读答案
(9分,每小题3分)
“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 (HaKKa),含有“客户” 之义。客家人是汉民族的一个南方分支,其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 去的。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六次大规模的南迁: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 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直抵 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 “南戍五岭”(今两广 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 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 转迁入闽粤赣地区。稍后,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 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灾 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地区。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 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庾岭,入南雄、始兴。南宋末年,元军大 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莆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 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北一带迁徙。 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为“西进运动”。四川客家基本上来源 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以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 别鼓励移民“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 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六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灾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 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 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客家人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 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迁移的。这些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们,在辛勤耕耘创立新 的家园的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融合,不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 而且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的主流特征, 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 信仰和观念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紧密团结在一 起;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end#汲取养分, 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
客家人特别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 家民居的门联,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他们恪守中华民族共有的礼 乐教化,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客家人特别看重读书人。家境再困难, 也要供子弟读书。为了光耀门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来培养 子弟读书。客家人讲究一个“义”字,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认为,要想 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须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互助尤为重要。所以,他们提倡“天 下客

“客家”阅读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86 KB
  • 时间2021-09-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