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资料专业资料参考首选康复医学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励建安、王跃进以下内容为卫生部 2009 年全国康复医学培训班的讲稿: 一、现代医学体系中的康复医学 1 、医学模式进化传统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学模式,即将医学服务对象视为一个患病的生物体。绝大部分医学技术都是强调医者的操作和指令, 而鲜有患者的主动参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美国精神病专家 提出生物—心理—社会的新医学模式, 并迅速得到认可,成为现代医学的指导思想。新的医学模式强调整体医学观,不仅从生物、生理、病理上考虑伤病者的医疗,还应从相关的内部(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因素考虑。康复医学的内涵与新医学模式一致。 2 、伤病谱变化许多疾病不再是细菌、病毒和各种理化因素引起,而源于人为灾害( 战争、交通事故、意外伤害) 和自然灾害( 地震、海啸等)。因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对健康和伤病的重新定位。医学的基本理论在变, 健康观、疾病观、预防观、诊断治疗观和康复观都在变, 医疗卫生服务内涵也随之变化。四川地震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就是这个规律的体现。 3 、新型医患关系现代医学模式的参与者主体是患者,主导是医生,在医学临床实践逐步发展成新的医患关系模式, 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在原有高尚医德要求之外, 对医务人员提出新的要求; 高度弘扬医学人道主义精神, 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尊严、地位和自主权, 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 塑造并维护医患之间的平衡、平等的关系。医患关系的三种基本模式一是主动与被动模式, 二是指导与合作模式, 三是相互参与与协商模式。康复医学的基本模式就是强调以伤病者为中心, 充分调动其康复治疗时的主观能动性, 重视其社会心理因素在康复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加快患者早日康复之目的。 4 、现代医院功能世界卫生组织给现代医院功能的定位是具有预防、治疗、康复与保健功能。目前国内各大医院的网页都声称医院具有上述四大功能。显而易见, 康复的功能是医院管理者都意识到的重要方面。然而实际上许多大医院的康复医学科非常薄弱, 甚至是空白。真正的康复专科医院很少。社区康复医疗服务受到政策、人才、设备和场地的局限, 亟待大范围促进和发展。为此, 2008-2009 年卫生部领导多次强调, 康复医学是医学体系的基本组成, 是当前我国医学系统的短板。如果不弥补这个短板, 我们的医学体系就是不完善的体系。 5 、医疗体制改革医改是各国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后,首先采取的改革就是医疗体制改革。据美国统计, 2007 年美国申请破产的家庭中高达 % 的家庭首要财务问题来源是“医疗费用过高”,而并非“房价下跌”或“投资资产缩水”。 2001 ~ 2007 年美国因为医疗费用问题破产的家庭上升了 50% , 而因为投资问题破产家庭的比例上升则不到 10% 。美国汽车行业衰退的首要原因则是“过高的医疗保险费用”。“因病致贫”、“因病破产”竟然也如此广泛地弥漫于美国, 这个世界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上医治专业资料专业资料参考首选国”是奥巴马的医疗战略所在,医改的目标是“为美国未来的持续发展建立全新的基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改意见于 2009 年4月6 日颁布,为康复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在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如下与康复医学发展相关的重要信息: (1) 明确提出预防、治疗、康复并举的医院功能定位,从而确认康复医疗的地位。(2) 强调医药分开。医药分开,以非药品收入为主的康复医疗将明显凸现其经济价值。(3) 提出探讨医生多点执业,这将有利于解决康复医疗高层次人才不足的困境。(4) 阐明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包括慢病防治和康复,因此康复纳入医保体系指日可待。(5) 强调本科和大专并举的教育策略,给大专层次的康复治疗师培训提供活力。(6) 鼓励民营医院发展,为康复专科医院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6 、医学未来趋势(1 )多学科合作康复医学强调从预防为主,强调早期介入,强调临床、康复、预防和保健的有机结合, 强调“治未病”, 使康复预防的观念贯穿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变中,促使其早日回归社会。(2) 新技术凸现移植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加晚期/ 重症/ 疑难患者恢复功能的机会; 微创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手术风险, 提高手术效果, 增加手术适应证; 基因工程为疾病的防治提供根据解决问题的途径; 干细胞技术为组织修复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组织工程为器官和组织移植奠定了重要基础; 康复工程则可以在多种情况下, 帮助代偿放大伤病者减弱的功能, 或者替代伤病者消失的功能或者缺失的组织。但是, 上述技术进步都需要康复医疗协助, 使患者达到最高程度的恢复,并可能开辟新的治疗路径。(3 )康复医学康复医学与急救医学一起,被视为 21 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科。在我国, 康复医
康复医学在医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