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是怎么说英语的
新加坡――政府对新加坡式英语发起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吗?我们的这种古怪而抑扬顿挫的混合语,看上去可能像是岛上四种官方语言的穷亲戚,但官方数年的打压却让它兴盛了起来。如今,连政界人士和官员都在用新加坡式英语。
正流行的说法是“ownself check ownself”(自己查自己)。让它广泛流传起来的是反对党工人党(Workers’ Party)的议员毕丹星(Pritam Singh)。他借此嘲笑执政的人民行动党(People’s Action Party)的说法,即政府足够廉洁诚信,可以充当自己的监护人。
新加坡式英语是一种东拼西凑的方言,结合了新加坡官方语言英语、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以及闽南语、粤语、孟加拉语和其他几种语言。其句法部分来自中文,部分来自南亚的语言。
新加坡式英语灵活、实用、多变,每一个使用者都可以影响它。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它在半个世纪前还像个非殖民化副产品一样默默无闻,多年后却成了新加坡最具政治意味的语言。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语是官方语言,街头对话用的则是巴刹马来语。直到这个岛国1965年完全独立后,英语依然是传达命令和体现国家治理的首选语言。从1979年开始,当局大力开展“讲华语运动”(Speak Mandarin Campaign),要求所有华人放弃其他形式的汉语,如福建话、潮州话等。
但政府越推行纯粹的双语政策,这里的语言越在新加坡式英语里相互融合。通过活泼有趣的日常对话,非正式的语言合成迅速成为一种力量强大的文化现象。在80年代,杜白秋(Sylvia Toh Paik Choo)出版了《嗨,笨蛋!》和《还有更笨的!》,颂扬新加坡式英语。它们语言幽默,是少有的畅销全国的著作,也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作品。
这种趋势令政府感到担忧。政府高官没有反思学校里的教学方法,而开始指责新加坡式英语拉低了英语的标准。政府还认为,对外国人来说,新加坡式英语显得狭隘,不友好,因此不利于商业。
在1999年,已故政治伟人李光耀(Lee Kuan Yew)称新加坡式英语是“我们断然不希望新加坡人遇到的一个障碍”。第二年,政府推出了“讲正确英语运动”(Speak Good English Movement)。
现在是政府敌人的新加坡式英语由此转入地下。但不同于腹背受敌的汉语方言,新加坡式英语有一张王牌:它可以连接不同族群、不同社会经济阶层的使用者,没有其他语言可以做到这一点。同时,在年轻人眼里,政府的持续抨击让这种语言
新加坡人是怎么说英语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