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之家》教学设计.doc《民族团结之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 交际能力训练目标
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句话,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以课文为材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扩展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围绕“民族团结”的话题,提高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结合民族团结教育和周 围的民族团结事例,谈谈认识和体会,不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二、 汉语知识训练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识读本课词语,重点掌握下列词语。
安静、动听、穿戴、打招呼、大方、带头、敬爱、精致、间、和睦、泡、善于、品尝、 朴素、无比、跳。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学会下列句子的运用。
提起我们家呀,嘿!可真有意思。
二婶性格温顺,待人热情,而且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
满族和汉族的风俗虽然差不多,但是也各有特点。
我为生长在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家庭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能用本课所学的汉字“戴、致、泡、善、品、尝、朴、素、跳”组词、书写、使用, 逐步掌握识记汉字和用汉字组词的规律。
三、 德育渗透目标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能够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通过汉语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学好汉语的信心。
教学时间:
7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谈谈你的家庭生活,家庭气氛怎么样,平时和过节时大家是怎样度过的。
二、 阅读课文
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不懂的词语、句子可以和同学讨论,也可以记下来问老师,直到读 懂为止。提倡在小组中采用合作互助的阅读方式,先自己阅读,然后和同学交流,深入讨论, 解决疑难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阅读时要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一一民族团结与和谐。老师可以就课文的内容进行提 问,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例如:
邻居李大婶为什么说“我们”家是民族团结大家庭?
算一算“我们”家十一口人是哪些人,哪个民族?
二婶有些什么特点?
三婶具有哪个民族的特点?
大家为什么喜欢吃奶奶做的饭?
除夕夜,奶奶做了几种饭?
“我们” 一家人是怎样吃年夜饭的?
新年钟声敲响以后,“我们”几个小孩干什么了?
为什么课文一开头就说“我们”家很有意思?
最后一句歌词是什么意思?
课文从哪些方面描述了 “我们”家的和睦和团结?
三、 讨论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在小组中学习讨论,分配学习任务,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分工合作学习。
在小组中,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深入了解课文的内容,获得问题的答案。各组可以 讨论相同的问题,也可以讨论一两道题,然后互相交流。
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课文的情况。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由一个小组的同学 提问,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回答;也可以由老师提问,各小组的同学回答。目的是检查学生对 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抢答教科书上的课文练习。由学生自己主持,看哪一个小组的同学抢答的题多,回 答得正确。
四、 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在小组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老师可以抽查学生进行朗读,适当帮助其纠正读音的错误。
课文朗读,可以采取领读和抽读相结合、集体读和个人读相结合的形式,争取使每位同 学在课堂上都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对于学生的发音错误,教师要有耐心,慢慢帮助他们解决。
五、 布置作业
口语作业:熟读课文。
书面作业:写一写“我
《民族团结之家》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