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墙体
案例:某单层三跨砖混结构厂房,外墙为490mm厚承重墙,内有两排
730╳730mm承重砖柱,内配网状钢筋加强,平面如图示。跨塌是从
(E)、(F)、(G)与⑨轴线相交的三个砖柱开始的,接着纵梁、承重
墙、装配式屋盖等相继坍塌,屋盖损毁面积约为300㎡。从墙体方面分
析造成该事故的原因?
3 墙 体
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
一、墙体类型
1、按墙所处位置分:
外墙:位于房屋的四周的墙体,能抵抗大气侵袭、保证内部空间环境舒
适,故又称为外围护墙。
内墙:位于房屋内部的墙体,主要起分隔内部空间作用。
2、按墙的布置方向分
纵墙:沿建筑物长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纵墙。房屋有外纵墙和内纵墙。
横墙:沿建筑物短轴方向布置的墙称为横墙,房屋有内横墙和外横墙
(又称山墙)。
3、按受力情况分类
承重墙:直接承受楼板及屋顶传下来的荷载的墙。
非承重墙:不承受外来荷载的墙。分为自承重墙和隔墙(砖混结构
中)、框架填充墙和幕墙(框架结构中)。
4、按材料及构造方式分类
实体墙(实心墙):由单一材料组成的无空隙墙体。
空体墙(空斗墙、烧结空心砖墙):由单一材料组成,材料本身具有孔
洞或由一种材料砌成具有空腔的墙。(空斗砖墙、空心砌块墙、空心板材墙)空斗
砖墙砌筑方式分斗砖与眠砖。
复合墙:由两种以上材料组合而成的墙。如钢筋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构成的复合
板材墙,前者起承重作用,后者起保温隔热作用。
5、按施工方法分类
叠砌式墙(块材墙):如砖墙、石墙及各种砌块墙等。
现浇整体式墙(板筑墙):如现浇混凝土墙等。
预制装配式墙(板材墙):如预制混凝土大板墙、各种轻质条板内隔
墙。
二、承重墙体的结构布置
结构布置的含义:是指梁、板、墙、柱等结构构件在房屋中的总体布
局。
当墙体作为承重构件时,在满足建筑平面要求的前提下,需对梁、板构
件在墙体上的搁置方式作全面协调的布置,以力求受力合理、施工简便
和降低造价,这一做法称为墙体结构布置。
砖混结构建筑的结构布置方案通常有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双向
承重、局部框架承重几种方式。
三、 墙体的设计要求
(一)作用:承重作用;围护作用;分隔作用。
(二)设计要求
1、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墙体的高厚比是保证墙体稳定的重要措施,比值越
大构件越细长,稳定性越差),以保证安全。
2、具有必要的保温、隔热、隔声、防火、防潮及防水等性能,以满足
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提高使用质量和耐久年限。
保温和隔热:选用热阻大、重量大的外墙材料,如砖墙、土墙等,减少外墙内表面的温度
波动;也可以在外墙表面选用光滑、平整、浅色的材料,以增加对太阳的反射能力。(玻璃幕
墙)
①通过对材料的选择,提高外墙保温能力减少热损失。(保温材料EPS板或颗粒)模塑聚苯乙
烯泡沫塑料
②防止外墙中出现凝结水(靠室内高温一侧设置隔蒸汽层)。
③防止外墙出现空气渗透(选择密实度高的墙体材料、墙体内外加抹灰层、加强构件间的缝隙
处理等)。
④采用具有复合空腔构造的外墙形式(双层皮组合外墙和利用太阳能的被动式太阳
第三节 墙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