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3.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第4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会把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
2、理解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会把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
3、掌握串联电路的电压和功率的分配关系,掌握并联电路的电流和功率分配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分压和分流的原理,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
学生对功率的分配关系难以理解
【教学媒体】
电流计〔表头〕,定值电阻假设干,安培表,伏特表,学生电源,电键,导线
【教学安排】
回忆串联与并联的简单知识
提问:什么是串联电路?——把导体〔电阻〕一个一个的依次连接起来,就组成串联电路。
板画三个不同阻值的电阻、电源、开关,要求学生在黑板上连线成串联电路,并照此连接实物。
实验1:把安培表先后串联在电路中的不同位置,记下读数,并给出结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一样。〔分析原因——由电路中电荷总量守恒得出。〕I=I1=I2=I3=——
实验2:把伏特表先后并联在不同的电阻和总电阻上,记下读数,并给出结论:串联电路各电阻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分析原因——可由电势降低得出。〕U=U1+U2+U3+——
重要推论1:R=R1+R2+R3+——;这里的R是总电阻,即用一个电阻代替刚刚的三个串联电阻,效果要一样。
重要推论2:由于电流强度处处一样,那么I=U/R= U1/R1= U2/R2=——;可推出电压与电阻呈正比。即串联电路中大电阻得大电压,小电阻得小电压。
重要推论3:P=IU= I〔U1+U2+U3+——〕=IU1+IU2+IU3+——=P1+P2+P3+——;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局部功率之和;同时P=I2R可推出P/R= P1/R1= P2/R2= P3/R3=——=I2,说明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
强调说明这里的结论都建立在电路是纯电阻电路这一根底上。
例:书P59/3〔2〕
提问:什么是并联电路?——把各导体〔电阻〕的两端分别接到一起,再接入电路构成并联电路。
板画三个不同阻值的电阻、电源、开关,要求学生在黑板上连线成并联电路,并照此连接实物。
实验1:把伏特表先后并联在电路中的不同位置,记下读数,并给出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一样。〔分析原因——由导线是等势体得出。〕U=U1=U2=U3=——
实验2:把安培表先后串联在不同的支路和干路中,记下读数,并给出结论:并联电路各支流电流之和等于干路总电流。〔分析原因——可由电荷不堆积得出。〕I=I1+I2+I3+——
重要推论1:1/R=1/R1+1/R2+1/R3+——;这里的R是总电阻,即用一个电阻代替刚刚的三个串联电阻,效果要一样。
重要推论2:由于各支路电压一样,那么U=IR=I1R1= I2R2=——;可推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即并联电路中大电阻得小电流,小电阻得大电流。
.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页脚下载后可删除。
重要推论3:P=IU= U〔I1+I2+I3+——〕=I1U+I2U+I3U+——=P1+P2+P3+——;并联电路总功率仍等于各局部功率之和;同时P=U2R可推出PR= P1R1= P2R2= P3R3=——=U2,说明电功率与电阻成反比。
强调说明这里的结论也都建立在电路是纯电阻电

3.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相惜
  • 文件大小90 KB
  • 时间202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