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组划分巨粒土和含巨粒的土的分类 00粒组统称细粒粗粒巨粒粒组名称黏粒粉粒砂粒细粒粗粒卵石粒漂石粒粒组粒径 d的范围/mm ≤ <d≤ <d≤ 2 砾粒 60<d≤200 d>200 2<d≤20 20<d≤ 60 砾类土的分类土类粒组含量土代号土名称砾细粒含量< 5% 级配 Cu ≥5, Cc=1 ~3 GW 级配良好砾级配不同时满足上述要求 Gp级配不良砾含细粒土砾细粒含量 5% ~ 15% GF含细粒土砾细粒土质砾 15% <细粒含量≤ 50% 细粒为黏土 GC 粘土质砾细粒为黏土 GM 粉土质砾土类土代号土名称巨粒土巨粒含量≥ 75% 漂石粒> 50% B漂石漂石粒≤ 50% Cb卵石混合巨粒土 50%< 巨粒含量<75% 漂石粒> 50% BSI 混合土漂石漂石粒≤ 50% CbSI 混合土卵石巨粒混合土 15% ≤巨粒含量≤ 50% 漂石>卵石 SIB 漂石混合土漂石≤卵石 SIC b卵石混合土砂类土的分类土类粒组含量土代号砂细粒含量< 5% 级配 Cu ≥=1 ~3 SW 级配良好砂级配不同时满足上述要求 SP级配不良砂含细粒土砂细粒含量 5% ~ 15% SF含细粒土砂细粒土质砂 15% <细粒含量≤ 50% 细粒为黏土 SC 黏土质砂细粒为黏土 SM 粉土质砂细粒土的分类土的塑性指标在塑性图中的位置土代号土名称塑性指数 I P液限 w L I P≥(w L-20) 和I P≥10 ≥40% CH高液限粘土<40% CL低液限粘土 I P< (w L-20) 和I P<10 ≥40% MH高液限粉土<40% ML低液限粉土黄土, 膨胀土和红黏土的分类土的塑性指标在塑性图中的位置土代号土名称塑性指数液限 w LI P≥(w L-20) <40% CLY 低液限粘土(黄土) >50% CLE 高液限粘土(膨胀土) 碎石土分类土名颗粒形状描述粒组含量漂石圆形及亚圆形为主大于 200mm 粒径的粒组含量超过整个土体的 50 % 块石棱角形为主卵石圆形及亚圆形为主大于 20mm 粒径的粒组含量超过整个土体的 50 % 碎石棱角形为主圆砾圆形及亚圆形为主大于 2mm 粒径的粒组含量超过整个土体的 50 % 角砾棱角形为主 I P< (w L-20) >50% MHR 低液限粉土(红黏土) 砂土分类土的名称颗粒级配砾砂粗砂中砂细砂粉砂粒径大于 2mm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 25 ~50% 粒径大于 0 .5m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 50% 粒径大于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 50% 粒径大于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 85% 粒径大于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 50% 土按有机质含量分类分类名称有机质含量 Wu (%) 现场鉴别特征说明无 机土 Wu < 5% 有 机质土 5% ≤ Wu ≤ 10% 灰、黑色,有光泽,味臭, 除腐殖质外尚含少量未完全分解的动植物体,浸水后水面出现气泡,干燥体积收缩①如现场能鉴别有机质土或有地区经验时,可不做有机质含量测定; ②当ω>ω L, ≤ e< 时称淤泥质土; ③当ω>ω L, e≥ 时称淤泥泥 炭质土 10% < Wu ≤ 60% 深灰或黑色,有腥臭味, 能看到未完全分解的植物结构,浸水体胀,易崩解,有植物残渣浮于水中,干缩现象明显根据地区特点和需要可按 Wu 细分为: 弱泥炭质土( 10% < Wu ≤ 25% ) 中泥炭质土( 25% < Wu ≤ 40% ) 强泥炭质土( 40% < Wu ≤ 60% ) 泥炭 Wu > 60% 除有泥炭质土特征外,结构松散,土质很轻,暗无光泽,干缩现象极为明显碎石土及砂土的野外现场鉴别土名颗粒粗细干燥时状态湿润时用手才拍击后的状态黏着感漂(块)石 1/2 以上颗粒大于 200mm 粉土及黏性土的现场鉴别碎石土颗粒完全分散表面无变化无黏着感卵(碎)石 1/2 以上颗粒比蚕豆大(> 20mm ) 圆(角)砾 1/2 以上颗粒比高粱米大(> 2mm ) 砂土砾砂约有 1/4 以上颗粒比高粱米大( > 2mm ) 粗砂约有 1/2 以上颗粒比小米粒大仅个别颗粒间有轻度黏结中砂约有 1/2 以上颗粒与砂糖或白菜籽近似颗粒基本分散仅部分有黏结现象。但一碰即散表面偶有水印、水折现象细沙大部分颗粒与粗玉米粉近似少量颗粒有黏结现象,稍碰即散表面有水印偶有轻黏着感粉砂大部分颗粒介于玉米粉与面粉之间大部分颗粒有黏结现象, 但稍压,轻碰即散表面有显著水印有轻微黏着感土名塑性指数 Ip 颗粒分析手摸时的感觉黏着程度湿润时刀切情况湿土搓条情况干土情况其他特征土的湿度现场判定稍湿( S≤50%)湿(50 %< S≤80%)饱和(很湿) (S>8
土的分类和鉴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