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
第三节 串联语
教学目标: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串联语的定义、分类、功能、原则、创作要求等,并联系实际讲解文艺演出和新闻节目中的串联语的设计。
教学重点:串联语的设计
教学方法:讲授
课时:4
什么是串联语
串联语是指播音员主持人在组织、串联节目各组成部分的时候即兴发挥的话语。
成功的串联语应该做到一有机,二“点睛”。
二、串联语的特点
1、篇幅短小,内容精炼。
2、见缝插针,针对性强。
3、依赖语境,借景生情。
4、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三、分类
1、承上启下
2、制造悬念
3、问答对话
4、介绍评点
5、闲侃慢聊
四、串联语的功能
1、衔接转换的功能;
2、补充完善的功能;
3、阐发和点化的功能;
4、沟通和交流的功能。
五、串联语的把握
1、精心准备,有充分的预案
1)把握节目的需要;
2)必要的知识准备;
3)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2、创作现场把握。
1)保持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
2)掌握串联结构技巧;
3)把握整体的节奏;
4)发挥有声语言的魅力。
六、串联语的创作追求
1、求新;2、求精;3、趋雅;4、向美。
七、文艺演出的串联语
1、明确演出的主题
2、协调和谐的风格
3、摇曳多姿的过渡
1)诗化抒情式。
2)节目嵌入式。
3)承上启下式。
4)悬念启发式。
5)介绍演员式。
6)起兴式。
7)机敏即兴的发挥
八、新闻的串联语
1、串联语的作用
1)承上启下的过渡与转换对比作用。
2)点评作用。
3)主持人施展作用的载体。
2、串联语的创作技巧
1)关键词串联法
2)同类串联法
3)对比串联法:
4)关联串联法:
5) 情绪转移串联法
6)点评串联法
广播电视即兴口语表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