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气体监测电子鼻帮助「闻」出腐败异味.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尸胺(Cadaverine;CV)是一种具有腐臭气味的化合物,在动物身体组织腐烂时因蛋白质中的离胺酸(Lysine)脱去CO2而产生,高浓度尸胺会呈浆状甚至结晶状,能于空气中发烟并具有一定毒性。生肉、生鱼或其他海鲜放置一段时间后会逐渐腐败,在腐败初期由于内部所含尸胺甚少,因此无法经由外观或气味辨识;虽然可藉由烹煮杀死食物中的细菌,但尸胺等腐败胺类却无法消除,导致食用后的食物中毒与过敏现象。目前尸胺可利用酵素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高压液相层析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比色法等方法侦测,但各国并无相关腐败胺类的统一规范。
  由于一般使用的侦测法需要高度的专业性与实验室仪器,无法提供监测食品安全的即时性,故韩国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开发了功能性生物电子鼻(oriented nanodisc (ND)-functionalized bioelectronic nose (ONBN))能用来检测生鲜食品样本中的尸胺。其中的生物性受体来自于斑马鱼中对尸胺敏感性高的受体膜蛋白TAAR13c (trace-amine-associated receptor 13c),将相关基因放入大肠杆菌中制造大量蛋白,纯化后放入nanodiscs ,藉由nanodiscs稳定膜蛋白结构与生理功能,之后再结合奈米碳管薄膜场效电晶体(carbon nanotube-based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形成高灵敏度的生物电子鼻。
  虽然早前已有研究指出斑马鱼中含有对尸胺具高度亲合性的受体,但迟迟无法突破完整分离与稳定此受体膜蛋白之技术,故此技术可视为机械与生物功能性结合的相关案例之一;虽然初步测试只有检测食品新鲜度,但未来电子鼻或许可应用至侦测食品防腐剂含量或什至发现尸体,帮助警方办案及救灾使用。

气体监测电子鼻帮助「闻」出腐败异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21862340
  • 文件大小372 KB
  • 时间2021-09-0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