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词佳句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瑰宝。物理教学中引入诗词佳句,探究诗词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使文学知识和物理知识互相渗透,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能力,丰富情感。
关键词:诗词;情景;兴趣;效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255-01
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许多诗词不仅以精湛的文学艺术价值而脍炙人口,其中还隐藏了许多物理知识。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借诗词来考察学生基本的物理知识和技能的题型也频繁出现。新课程理念也强调“注重学科渗透”的思想。在物理教学中引入诗词佳句,探究诗词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使文学知识和物理知识互相渗透,使人文和科学知识相结合,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能力,丰富情感。我在教学中选了一些例句进行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吟诗导入,激发冲动
用诗词引入新课,学生吟诵着优美诗句,沉浸在诗词营造的优美情境中,会在无意中生疑。比如:讲授分子运动论的知识时,引用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问学生这首诗包含怎样的物理知识?学生感到新奇,迫不及待地想知到其中的道理,就积极地投入学习。经过探究学生明白了,诗中包含了分子运动的知识,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地无规则运动。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和参照物时,引入的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问:“坐地怎么能日行八万里呢?”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坐地”是指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而“日行”则是人相对于太阳在运动。用诗词引入能把学生自然的带入物理学习的情景,有效地制造悬念,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让课堂充满强烈的诱惑力。
二、用诗设景,攻克难点
许多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如果把学生带入具体形象的情景中就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例如讲运动的相对性和参照物时,引入电影《闪闪红星》歌词中的“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山走来迎”是以船为参照物,而“山不动,是船行”是以岸为参照物。学面镜成像时引入吴伟《题饮图》诗句“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形象的反映了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在这些具体形象的场景中学生轻松的理解了概念,突破了难点。学生吟诵着优美诗句,学着物理知识,领悟到了物理学的价值,感受到了学习物理的快乐,达到了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选诗练习,注重应用
用物理知识来解释古诗词的试题,新颖别致,切入点恰当,是检验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好方法。例如:《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包含了哪些物理知识?(参照物、音色、凝华);《游武夷泛舟九曲》中“幽兰生谷香生径,方竹满山绿满溪”包含什么物理现象(扩散现象);3.“潭清疑水浅”―是光的折射;“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包含了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知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
浅谈诗词佳句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