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导学案.doc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导学案
设计人:王方勇
【预十月革命的背景、意义;
2记忆二月革命的性质和《四月提纲》的内容。
一革命前的沙皇俄国——历史背景
1客观原因(课本)
.2主观原因:俄国无产阶级有较强的革命性以及成熟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二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一经过
1、二月革命
⑴爆发:1917年3月8日,的工人和市民举行示威游行,旋即转变为武装起义。 ⑵结果:推翻了,形成两个政权:
和 并存的局面。
2《四月提纲》
⑴内容: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 提出实现
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实行 ,退出战争;
3十月革命
⑴背景:1917年7月临时政府武力镇压革命(即七月流血事件,打破了布尔什维克党和平 夺取政权的设想。)
⑵爆发:1917年11月6日(俄历10月24日),在 领导下,彼得格勒的武装
工人、士兵发动起义,推翻了。
三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结果
1宣布_切权力转归,并组成新政府 o
2通过了《》和《》。
3到 年春,苏维埃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苏维埃意即"”,
权力统一,代表由 选出。是最高权力机构,选举政府,_
拥有立法权。
4 1918年,全俄苏维埃通过第一'部宪法。年,苏联成立。
5历史意义
⑴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 革命。
⑵对俄国:使落后的俄国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新型的,开辟出_ 的道路。
⑶对世界:给各国 和 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⑷对人类历史:开创了 的新模式,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课堂学案】
一、 预习成果落实(5分钟)
1、 列举十月革命前俄国的主要社会矛盾有哪些?
2、 二月革命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3、 列举二月革命后出现的两个政权。
4、 指出二月革命后列宁提出的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
5、 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使俄国退出一战的文件
6、 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的特点是什么?
7、 十月革命的性质是什么?
8、 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什么?
9、 十月革命经历了哪两个发展阶段?
10、 1917——1991年俄国国家名称的变化
二、 问题探究1— “和平、面包和土地”问题
问题一:阅读课本第一框题思考,沙皇政府是如何造成“和平、面包和土地问题"的?这些问 题导致了什么事件的发生?
政治上:
经济上:
社会生活:
外交上:
问题二:阅读课本78页第二段小字,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是如何对待“和平、面包和土地”问题 的?
问题三:列宁在《四月提纲》中试图怎样解决“和平、面包和土地”问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问题四:十月革命后“和平、面包和土地”问题是否得到了解决?依据是什么?
问题五:“和平、面包和土地”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问题探究2——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 (列表比较)
项目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任务
性质
结果
对外政策
影响
本课小结:俄国十月革命的特点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在于它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在经济 相对落后的俄国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其次在于它走的是一条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再发展到全国 各地的革命道路,这是俄国革命
学案第19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