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年级朱自清.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七年级朱自清.doc七年级朱自清《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学会写景的方法一抓住特点描写。
进一步学习修辞手法。
反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学习从景物描写中抒发感情。
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设想: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在教学过程中贯穿 朗读,指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者情感,理清文章思 路,品味文中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整体感知:
1、多媒体情景导入:欣赏歌曲或回忆有关春的古诗。(每当春回大 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如唐朝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 春乃发生”;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千 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今人对春的赞美的散文。
2、 (多媒体显示朱自清画像及生平介绍):朱自清( 1898-1948 ) 原名朱自华,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 战士。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 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3、 朗诵:欣赏并走进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天。播放教师配乐范读课 文,学生仔细倾听。(听的过程中,能听出作者写了春的哪些景物, 听出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初步感受意境美。)
4、 积累字、词蓑衣水涨酝酿薄烟黄晕应和捉迷藏抖擞
(二) 、自学探究
(1) 你能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提示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吗?
(2) 请你找出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 作者具体描写了哪几种景物?
(4) 假如你是一个画家,你能根据本文画出几幅图画,并且给每一 幅加上小标题。
如:图。
(三) 、品味鉴赏:说出你最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或
者最喜欢哪些词句?与大家分享。同时说明理由,可以用这样的格式: 我喜欢 句,因为它写出了春天中的 景物,用—修辞,
(或是从—感官来)表达 、语速或语调来读。
(四)教师寄语“一年之际在于春”,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同学们,
你们正处在人生的春天:花样的年华、如歌的岁月! “莫等闲,白了 少年头,空悲切” !
多媒体显示作业:
仿照下列句子说说秋天的美
(1)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 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 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秋天,
(2 )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五)板书设计
春朱自清
盼望着
草、花、风、雨、人
娃娃、姑娘、青年
教学反思
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 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的语文课往往过于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 略了它的人文性。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 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
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 视其工具性。可是当下有时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常变常新,却听

七年级朱自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92 KB
  • 时间2021-09-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