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感染预防控制.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血液净化中心感染预防控制
1
(1822-1895)空气中生物体
医院感染控制的由来
(1827-1912)无菌技术
(1818-1865)手卫生
(1843-1910)细菌理论
2
对感染处于高危险性的情形为:患者有严重免疫缺陷,接受高危侵人性操作,对感染处于高度危险。
患者易感性分级(WHO)
对感染处于低危险性的情形为:患者无免疫缺陷,没有潜在性疾病,未接受侵人性操作,未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对感染处于低度危险;
对感染处于中危险性的情形为:患者具有年龄、患有肿瘤或者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暴露于体液、血液、分泌物,接受侵人性诊疗操作,对感染处于中度危险;
3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2000
概 述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2005)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试行)2010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管理规范》2010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
4
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生存质量所面临的挑战
终末期肾脏病年发病率↑
血透患者高CVD和高感染率
透析技术局限性
血透患者生存质量
未达标
5
北京市血液透析病人感染死亡所占比例
6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第六章第六节(2000)
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对血透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透析器管理应一次性使用。 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须注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 进入血液净化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洗手。 应对病人进行血液净化前肝炎病原学的化验检查。 传染病人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急诊病人应专机透析。 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每月对出入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时应增加采样点。透析液配液口细菌菌落总数≤200cfu/ml,出口液细菌菌落总数≤2000cfu/ml,并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7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复用;
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在复用时应与其 他患者的血液透析器隔离。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艾滋病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复用。
其他可能通过血液传播传染病的患者使用过的血液透析器不能复用。
水质要求:应定期检测复用用水细菌和内毒素的污染程度。
应在血液透析器与复用系统连接处或尽可能接近此处进行水质检测。
细菌水平不得超过200 CFU/ml,干预限度为50 CFU/ml;内毒素含量不得超过2 EU/ml,干预限度为1 EU/ml。当达到干预限度时,继续使用水处理系统是可以接受的,但应采取措施(如消毒水处理系统),防止系统污染进一步加重。
水质细菌学、内毒素检测时间:最初应每周检测1 次,连续2 次检测结果符合要求后,细菌学检测应每月1 次,内毒素检测应每3 个月至少1 次。
8
分区布局
人员
房屋、设施
设备
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试行)
9
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室(中心)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透析液和设备维修、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血液净化临床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
10

感染预防控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angwei2005
  • 文件大小221 KB
  • 时间2021-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