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歌德和《浮士德》.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歌德和《浮士德》
1
一、文学地位
德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诗人和戏剧家,被恩格斯誉为“最伟大的德国人”;
世界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之一,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齐名的“世界诗人”。
2
二、生平与创作道路 (1749-1832)
歌德生活的时代,正是欧洲处于历史大变动的时代。他是这一时代的产儿和见证
早期生活:生于法兰克福中产阶级家庭 ;(莱比锡大学-回家养病-斯特拉斯堡大学)
3
1、早期创作: 狂飙突进时期(—)
历史剧《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抒情诗
特征:反对古典主义,崇尚感情,要求自由和个性解放。
4
《少年维特之烦》
体裁: 书信体小说
主人公: 维特 绿蒂
维特的烦恼:
1 .爱情的烦恼

2. 事业的烦恼
3. 社交的烦恼
5
《少年维特之烦恼》
6
其中最杰出的作品是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这是个感伤、纵情、失意的爱情故事,它深深感动了欧洲人,使整整一代青年人追慕维特的衣着及其为绝望的爱情而忍受的痛苦,而且其中一些人(数量多得令人惊讶)甚至以自杀作为最后的出路。
——《欧洲文学背景》
女主人公:绿蒂
术语链接:维特热
维特热
指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发表后,在德国乃至欧洲兴起的一股效仿维特的热潮。小说主人公维特作为18世纪德国进步青年的形象。他虽然没有改造现实社会的雄心壮志,却怀抱美好生活的理想,要求个性解放,追求纯洁的爱情。他有才华,有能力,希望能够有所作为,但死气沉沉的现实却不容许他越雷池一步。在令人窒息的环境中,处处受到压抑和侮辱,绝望中以自杀了结了自己的一生。维特是觉醒了的一代青年的代表人物,他的性格具有典型意义。那些不满现实、渴望美好、试图寻求人生价值的青年从维特身上找到了共鸣,所以小说一出版就受到了狂热的欢迎,并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而风靡整个欧洲,掀起一股“维特热”。他们甚至效仿维特穿着蓝色燕尾服、黄背心,脚登皮靴,更有甚者也轻生自杀。歌德为此心痛不已,再版时写了一首诗印在卷头:“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妙龄女郎哪个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的至洁至纯,为什么从此中有惨痛飞迸?……请看,他出穴的精灵在向你目语,做个堂堂男子,不要步我后尘。” 维特热表明歌德的创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使德国文学第一次在欧洲及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
7
2、魏玛时期(1775—1794—1805)
魏玛-意大利-魏玛
魏玛古典主义:又称德勒与歌德在魏玛携手进行文学创作,使德国文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诗剧《浮士德》第一部(1808出版)
8
3、晚期创作(1805—1832)
自传《诗与真》和《意大利游记》
诗集《西东合集》
长篇小说《亲和力》和小说《威廉·迈斯特的漫游时代》
诗剧《浮士德》第二部(1832)
9
三、长篇诗剧《浮士德》
1、《浮士德》的创作过程
第一部:1806年完成,1808年出版
第二部:1831年完成,1832年出版
10

歌德和《浮士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dwd123321123
  • 文件大小647 KB
  • 时间2021-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