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第二课时 三味书屋
;
《三味书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胡玲萍
教学目标
1.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能找出表示方位的词,了解每个方位各写了什么。能根据课文内容画示意图,并能看图按方位说说三味书屋的样子。
2.认识“概——具”句式和段式,能找出概括写的部分。
3.教育学生学习鲁迅严格要求自己、刻苦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找出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中的方位词,画示意图。
2.看图按方位说说三味书屋的样子。
教学难点
1.找准方位词,画示意图。
2.理解课后题中两个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已初读了《三味书屋》,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出示图片)这就是三味书屋,一个普普通通的书屋,这样一个普通的书屋,为什么中国人知道它,外国人也知道它?
(是啊,因为那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成长的摇篮)
三味书屋的陈设怎么样?请小朋友对照插图按要求默读课文第二小节。
二、学习第二小节。
1.默读自学。
要求:a.三味书屋里有哪些东西?用“________________”画出概括写的词。b.这些东西分别在什么位置?用“ ”画出表示方位的词。
2.汇报交流。
板书:正中墙上 一幅画
画前正中 先生的座位
周 围 学生的座位
东北角 鲁迅的座位
3.课文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板书:方位)
4.这些东西分别在图中的什么位置上?请小朋友边读书边动手画示意图。(图示如下)
提示:这表示三味书屋的平面图,四面是墙,“ ”表示中墙,“ ”表示门。
作者站在秆玄通方看三味书屋?(门口是立足点)
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地方?(正中墙上是着眼点,其它方位都是由这个方位引出来的)
5.对照课文评价是否画对。
6.课文用什么方法介绍三味书屋的?读第二节第一句。这个句子前后是什么关系?
先概括地指出墙上的一幅画,然后具体介绍了画上的内容。这种关系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关系,下面介绍先生和学生的座位也采用了这种方法。
7.引读。师读概括写的句子,生读具体介绍的部分。
?你能具体介绍一下吗?(板书:早)
9.看图复述,老师请小朋友当小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介绍三味书屋。注意;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按方位顺序来说,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讲得更生动。
三、学习第三小节。
1.默读思考:
①这一节共有几句话?
② 哪一句是概括写的?哪几句是具体介绍的?
2.讨论。齐读概括写的句子,说说句中的重点词是什么。(板书:来历)
3.指读3、6句。有一天早上,鲁迅上学为什么迟到?(板书:迟到)
用上“因为……所以……”来回答。
4.这里的“料理家务”指什么?
出示句卡;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①齐读。
②“几乎”可以换成什么词?
③“于”可以换成什么词?
④“奔”是什么意思? “奔走”是什么意思?
⑤“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是什么意思?
⑥鲁迅为什么要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为了上学不迟到,
《三味书屋》第二课时 三味书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