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doc《不求甚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识记积累字词文常知识;
感知《不求甚解》的内容;反省读书的态度方法;
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导入:
不求甚解:今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 贬义。
作者:邓拓,原名邓子健,邓云特,笔名马南邨、向阳生等。建国后历任《人 民日报》总编辑、社长,“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即遭迫害,1966年5 月18日含冤去世,主要著作有《中国救荒史》、《燕山夜话》、《论 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等,并与吴啥、廖沫沙合写《三家村札记》, 1944年主持编辑了第一部《毛泽东选集》。
二、快速阅读《不求甚解》,并思考:
作者是怎样看待“不求甚解”的?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盲目的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度;并指出“不求甚解”
的那两层含义?
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第一,虚 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赞同提倡。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
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明确:“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 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书要反复读。
三、 列出阅读提纲(板书):
提示:按三段论的模式进行
分析陶渊明读书态度,指明“不求甚解”含义
树立靶子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强调书必须反复读
表明态度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四、 讨论:文章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驳论文又是如何驳的?谈一谈你的理解。
知识:驳论可以鲜明地反驳一个错误观点,也可以是就别人论述的一个 问题发表不同看法,或提出质疑,进行商榷。
1、反驳对方的论点,从论据和论证方法上找问题。
2、反驳对方的论点,要注重分析,把理讲透,使人信服,不能扣大帽子。
一般论证思路
先树起批驳的靶子即摆出敌论,然后针对敌论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 行批驳。
明确: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提倡 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 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论点:读书在 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 “书 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
总结:怎样才是虚心的“不求甚解” ?
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要有全局观(会意、活读)
五、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 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 ②“班门弄斧”辩'
③“滥竿充数”辩' “近朱者赤”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 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 放矢。
“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 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

不求甚解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健
  • 文件大小86 KB
  • 时间2021-09-05
最近更新